医疗白癜风 http://pf.39.net/bdfyy/tslf/190120/6815827.html

相信很多朋友都有这样的经历,去做推拿的时候医生会在身上涂抹一些黏糊糊、油腻腻的东西。

那一瞬间,你可能头皮发麻,汗毛紧竖,但是事后腰不酸了,腿不疼了,鼻子也通了,身体也轻松了。

我们今天就来说说这些“黏糊糊、油腻腻的”的黑暗物质——推拿中常用的推拿介质。

“少对皮肤产生损伤,或借助某些药物的辅助作用增强疗效,常在手上或患部涂一点类似润滑油的物质,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推拿介质。”

直接接触为推拿的基本特征,而直接接触必然会在接触面上产生摩擦;一旦摩擦太过,就会导致皮肤损伤。

因此,保护皮肤是推拿过程中不能回避的问题,也是介质的基本作用。

而推拿介质也具备传递信息和能量的特点。

推拿介质

传递能量信息、增强疗效

推拿介质配合推拿手法使药力渗透,推拿和介质的药性就会在治疗中相得益彰。

介质的发展

1、早在《五十二病方》中就已经有了介质制作和运用的记载。

如将多种中药按一定比例,“并和之以车故脂(一种富含油脂的植物的种子”,制成药膏。用来“靡(摩)其骚(瘙)”。

2、后来,随着动物脂肪的发现和运用,润滑保护皮肤已经不难。

3、又随着酿酒业的发展,酒比水更能溶解与保存药物,也更能透过皮肤,于是介质开始朝着增效的方向发展。

如《灵枢·经筋》记载的“马膏”和“白酒和桂”;《金匮要略》首次提出“膏摩”一词。

4、以后经不断发展,出现了名目繁多的膏摩方,被广泛地用于预防和治疗疾病,并沿用至今。

当然,人们使用的介质不仅仅局限于药膏,还有汁、水、粉等。

《圣济总录》

“摩之别法必与药俱,盖欲凑于肌肤而其势驶利。”

认为可以通过按摩手法将药里输送给人体。

临床上很多研究都表明使用推拿介质比不使用推拿介质效果更好,但错误使用则会适得其反,所以推拿介质的使用关系到操作过程的安全性。

那么推拿介质有哪些呢?

像滑石粉、姜葱汁、凉水、芝麻油、红花油、白脉软膏、药酒、冬青膏、凡士林等都是我们常见的推拿介质,根据剂型的不同,大致可分为六类。

01粉剂夏天用很好

如滑石粉、爽身粉及其他药物经高速粉碎机粉碎而成的粉末,长于收敛、祛湿、止汗。

可用于全身各处,润滑皮肤,防止手法损伤皮肤,是小儿推拿最常见、应用最广泛的介质。

——润滑皮肤,干燥、清热、祛湿

滑石性甘、淡,寒,归膀胱、肺、胃、经,具有利尿通淋、清热解暑、祛湿敛疮之效,可以治疗湿疹,湿疮,痱子。

用于推拿一般在夏季应用于推拿,冬季忌用。

——补火助阳,散寒活血通经

肉桂性辛、甘,大热,归肾、脾、心、肝经。

用中药肉桂粉与滑石粉1∶3的比例进行配制后作为推拿介质,可治疗小儿厌食症。

此外,粉剂还有爽身粉及各种中药碾成的细粉都需要在了解其偏性后再应用。

02水剂可以行气

以纯净水为介质,主要用于热证推拿。

——泉水、自来水、井水均可

蘸水在手部相关穴位、部位推拿,可起到清凉退热的作用。(如清天河水、退六腑、打马过天河等)

——水剂的代表

薄荷性辛、凉,归肝、肺、经,具有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行气之效。取少量薄荷、用开水浸泡冷却1周后去渣。

可用于风热感冒、瘾疹,温病初起,风疹瘙痒、食滞气胀,口疮、目赤等。

03油剂可以润燥通经

与膏相比,油的质地清稀,传统多用芝麻油、橄榄油、松节油、莱油等。

——油剂类的代表

麻油性甘、凉、微寒,入阳明经,具有补虚健脾、润燥通便,解毒,生肌之效;涂敷腹部等相关穴位、部位并推拿,可防治宝宝积食、脾胃虚弱、肌肤无光泽、蛔虫、便秘等。

菜油性甘、凉,治肠梗阻,汤火灼伤,湿疹。

以上二者脾虚便泄者忌用。

——常用的药油

红花油,红花辛、温,归心、肝经,具有活血通经,散瘀止痛之效,可以用于经闭,痛经,恶露不行,症瘕痞块,跌扑损伤,疮疡肿痛等。

04膏剂温经

膏为质厚的油脂,传统多用动物油脂,如猪脂、羊脂、马膏等,其主要成分是脂肪酸,现代多用医用凡士林。

膏类有很好的润滑作用,能长期保存,还因其固体特征而便于携带。

推拿临床多根据需要将一定的中药提取物加入其中,制成特殊的药膏,如野葛膏、华佗虎骨膏、赤膏、冬青膏等。

——膏剂的代表

以冬绿油(水杨酸甲酯)与凡士林等按比例混合调匀而成。

性质偏辛温,具有温经散寒、润滑肌肤、消肿止痛之效,与擦法或按揉法相配合,可加强透热效果。常用于软组织损伤、风湿痹痛、及幼儿虚寒性腹泻等。

其性温和,适宜各类人群,用于推拿面积比较大时,如背部的走罐、推法。

此外膏剂中还有治疗骨科疾病的如小儿肌性斜颈的血川按摩乳膏、颈痛膏等,预防小儿感冒的玉屏风膏,配合治疗新生儿硬肿证的美宝湿润烧伤膏,用于厌食症、疳积的消食膏。

05汁剂利用的是食材本身的性味

汁类介质多用鲜品,榨取植物根、茎、果实等取其汁液而成。

如葱汁、姜汁、荷叶汁、藕汁、柠檬汁、薄荷汁等,具有馨香之性,长于开窍、醒神;临床上有“秋冬葱姜夏薄荷”之说。

——发散风寒、温中止呕

小儿在冬春季节,常用姜汁,取其辛温,能发汗解表、温中健胃、助消化之功效;既可用于风寒感冒,又可用于胃寒呕吐及腹痛、腹泻之证。

涂抹于头部有关穴位、部位并推拿,可防治宝宝风寒感冒、无汗头痛、咳嗽痰喘;用于腹部,可治宝宝腹痛、泄泻等。

——发汗解表,通阳利水

葱白能散在表之风寒,有发汗解表、散寒通阳之作用。

对于感冒风寒的轻症,常用葱白汁作介质,此外,对于因寒凝气滞所导致的小便不利,也可使用本品。

在大椎穴、风池穴以及鼻旁涂抹并推拿,可治疗感冒头痛、恶寒发热、鼻塞伤风;在肚脐及小腹涂抹并推拿,可治宝宝小腹痛、小便不利。

——散风退热、解表

敷擦于头部及手部相关穴位并推拿,可防治宝宝风热感冒、风疹等。

茶叶性甘、苦、寒,具有醒神明目、清热、利尿之效,可以用于小儿身热发烧、热证尿少。

06酊剂能通络

酒类,又称酊类,为乙醇制剂,这类介质润滑作用差,易挥发,一般不作为润滑剂使用,主要用于帮助其他药物发挥其药性,增强临床疗效。

主要组成物质为金银花、连翘、葛根、菊花、薄荷、板蓝根、柴胡、荆芥,加适量一定浓度的酒精,密闭浸泡15天而成。用于外感风热,效果极佳。

酊剂还有风湿活络酒、独活寄生酒、人参三七酒等,大多具祛风除湿、温通经络之效,或具理气补气之功,用于寒证、瘀证、虚证。

通过对上述推拿介质大致功效的了解后,我们再谈谈在使用推拿介质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用多少量合适?

使用任何推拿介质,都要适度为宜,以充分润滑操作部位及操作者手,便于操作者施术为度。

如用量过少,则干燥碍手,造成损伤;如用量过多,则太过湿滑,不利于着力。

根据寒热虚实来选择

推拿和中药、艾灸一样,也是需要通过辨证来进行施治的,而寒热是辨证中的关键。

一般来说:

舌质红苔黄、怕热爱出汗、爱喝凉水、手心汤、大便干臭等是热证。

舌淡苔白、怕冷无汗、爱喝热水、脘腹冷痛,痰涎、涕清稀,小便清长,大便稀溏等是寒证;宜用温热散寒的介质,如凉水、酒精等。

虚证,宜用具有滋补作用的介质,如药酒等;实证,宜用具有清、泻作用的介质,如红花油、传导油等。

而对于一些比较复杂的证型,比如外有表寒、内有积热,就需要综合运用介质、手法补泻来进行治疗,或者选择偏性温和的介质。

辨病选择

根据病情的不同,选择不同的介质。

软组织损伤,如关节扭伤、腱鞘炎等宜选用活血化瘀、消肿止痛、透热性强的介质,如红花油、传导油、冬青膏等;

小儿肌性斜颈宜选用润滑性能较强的滑石粉、爽身粉等;小儿发热宜选用清热性能较好的凉开水、酒精等。

根据发病季节、性别等整体考虑

比如夏季阳气旺盛、人体腠理开泄,应使用一些阴凉解暑的介质,如滑石、井水、薄荷水等。

即使在夏季外感风寒也要慎用生姜、葱白汁等比较辛温开泄之品,以免发汗太过,损伤气阴。

而秋冬季节腠理致密,则宜选用膏剂、葱姜汁等润燥辛温之品。

根据年龄选择

一般来说,对于成年人,不论水剂、油剂、粉剂均可应用;老年人常用的介质有油剂和酒剂;小儿常用的介质主要有滑石粉、爽身粉、凉水、酒精、薄荷水、葱姜汁等温和之平,不宜用酊剂、膏剂等辛散之品。

还要避免过敏

应用过程中还应当警惕过敏情况的发生,如已知对某种介质过敏,就应避免使用。

如果使用某种介质后出现红疹、水泡、局部水肿等情况则应停止使用该类介质,并寻求医生进行处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ousongjiea.com/ysjgn/90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