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手足癣诚信医院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8833646.html

以前介绍过因为有一些理由,我养了三条狗,它们都是在刚满月就来到家里。年龄最大的一只已经三岁半,我们习惯上叫的土狗,其实人家有一个非常文艺的学名“中华田园犬”,是只母狗;第二大的狗三岁,是正宗的洋狗,但其学名很土,叫“法国斗牛犬”,简称“法斗”,是公的;最小的一只大约一岁多点,也是一只洋狗,名字听上去比较时尚“金毛寻回犬”,简称“金毛”,又是一只母狗。论个头,金毛属于大型犬,土狗是中型偏大,而法斗应该是中型偏小,但是它们三个的食量却基本一样,似乎土狗还稍加逊色,虽是土狗,却非常挑食。也许是狗的品种不同,它们仨儿的性格的确差别很大,金毛温顺友善、热情好客,看见任何人都会咧嘴露笑,长长的毛尾巴左右摇摆不停,像乱风中的已开花的芦苇,不知什么时候能够静止;法斗老实忠厚、好吃懒做,对家里发生的情况敏感度不高,尾巴太短,摇摆不起,看上去始终呆头呆脑;土狗虽是雌性,却不慈祥,争强好胜、高冷易怒,由于全身披着黑毛,在黑暗中只能看见两只发亮的眼睛,任何时候都是提高警惕,守护着自己的领地。

随着喂狗的时间增长,狗为我们家带来的乐趣在增多,对狗的感情也与日俱增,我观察狗也越来越仔细。不过,我的一些发现让我内心不安起来,尤其是法斗平时一些古怪的行为,很是让人莫不着头脑。与其他两只狗相比,法斗吃饭的速度不仅慢,而且几乎在吃饭过程中会突然停下来,好像是饭粒进入了鼻腔,做很多次深呼吸,直到它自己感觉鼻腔通畅后才会重新吃饭。这只法斗两只眼睛从小就总是水汪汪的,刚开始还高兴,因为看上去眼睛水灵灵的,但时间长了,眼泪一直浸透脸庞的白毛,白毛带有褐色的泪痕,非常难看,医院检查,被告知眼睑内翻,而且因为脸部褶皱太多,手术将会很复杂,于是只好郁闷地每天清洗它那两只圆圆的眼睛。更让人非常不安的,还有它那如雷般的鼾声,比一个因肥胖导致夜间打鼾的年轻男子的鼾声还要响亮,我想法斗的睡眠质量一定很差。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不断地请教一些喂狗高手,查看一些资料文献,直到我看了BBC制作的一部影片《纯种狗的悲哀》后,才明白法斗的这些毛病是非自然选择的强基因表达所决定,后天无法得到有效改变。

也许养狗的人大多看过这部影片,但是不养狗的人可能不会关心。不过,我强烈推荐大家都去看看,因为只有去了解,才会明白我们人类为了满足自己那一点点自大和虚荣,对一个物种却产生了多么大的影响,给这个物种的个体带来多么大的伤害。本来狗是狼群中那些为了得到人类的一点残根剩饭的“怂狼”,通过上千年的自愿驯化,成为人类忠实的、有生命的工具,就狼群而言,这些“怂狼”其实只是它们的败类。即使如此,这时的狗虽然被人类驯化,但“怂狼”们还是在自然的选择中存活下来。人类的确是永不满足的动物,狗已经把人作为了它们的全部,然而,人类还要让狗狗们变成自己心目中不同形态、不同作用、不同功能的资产,于是,所谓的优良品种孕育而生。我们想狗狗们憨态可掬、萌态可人,纯种可信,于是有人就通过各种生物手段,直接一点的就是多代的近亲繁殖,强化某些基因表达,从而生产出像法斗这样大家爱不释手的狗品种。

同时,我们还相继推出品种狗选美大赛,自年世界首次犬展在英国NewCatstleAvonTaeen举办后,相继诞生了像威斯敏斯特养犬俱乐部的狗展那样世顶尖选美赛,其产生的明星效应,以及经济利益不亚于一次人类选美比赛。正是这些比赛的推波助澜下,世界上的第一部犬种标准于年诞生,它是一部关于斗牛犬的标准。目前,这些标准繁多,包括狗的种类:如运动犬、狩猎犬、工作犬、梗类犬、玩赏犬、家庭犬、畜牧犬等,每种犬还规定了整体外观、头部、身体、前躯、后躯、步态等六个方面的理想状态、常见缺陷和失格条件。这些标准是为人类自己的喜爱偏好设定,当然不会遵循狗狗们的生理特征、更不可能考虑心理感受。这些标准的出现说明了这样一个事实:几千年前的一些“怂狼”从狼群中的叛逃,皈依了人类,自然界便诞生了称之为“人类最忠实的朋友”——狗,从此,狗的命运就不再掌握在自己和自然界的手中。

注:此图片来自网络

其实,狗之所以要把人类看成它们的全部,其实也是一种基因变异带来结果。据美国奥勒冈州立大学的科学家利用基因测序和行为测试发现:“由于狗基因GTF2I、GTF2IRD1的突变,让狗狗的注意力会转到人类身上,这个变化行为跟人类的罕见疾病‘威廉氏症候群(Williams-BeurenSyndrome)’相似,人的得了这种病,通常表现为非常外向、喜欢交际、对人有同理心、眼神和人接触的时间长,但是可能有轻微到中度学习障碍与智力障碍。”从这个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到千年前的“怂狼”其实不是狼群的败类,只不过是基因变异,身不由己,自然的选择,让它们与人类联系越来越紧密。

注:此图片来自网络

当然,有智慧的人类充分认识到狗对我们顺从这个明显的弱点,开始充当起“上帝之手”,利用生物科技手段,让狗在演化的道路上,越来越背离自然,与人类的关系从联系紧密发展到忠诚顺从,到现在已经完全依附。从此,任凭人类摆布。人类自从开始学会繁殖狗后的几百年时间里,狗的品种已经有到个品种。

注:此图片来自网络

现代基因技术的快速发展,我们已经掌握了一些品种狗的基因图谱。年,美国《自然》上就公布了一只12岁大斗拳狗的完全基因组图谱,年美国康奈尔大学、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和国立卫生研究院合力推进的“犬类图谱”项目中,“研究者从代表80个品种的多只狗以及灰狼、郊狼等野生犬科动物体内收集了DNA进行分析。他们发现,狗的身材、毛长、毛型、毛色、鼻形、耳位等用来鉴定一个品种之外观的各项特征,只用大约50个基因开关就实现了全盘控制。耳朵的软垂或翘立是由犬类10号染色体上一个单独基因区决定的,名为CFA10。中国沙皮狗的皮肤褶皱指向另一个基因区HAS2。罗德里亚逆脊犬身上那一溜耸起的逆毛,则是CFA18调节的结果。”所以,我们现在想要改变狗的基因表达比一百年前容易了许多,然而狗的命运已经不像一百年前那样,可以随时离开人群,回到自然界中继续生存下去。因为,现在90%以上的狗狗是根据人类的偏好制造出来的,而不是自然的产物,它们是为了满足人类,自己带着极大的身体缺陷来到人世间,生长的过程,就是一个满足人类而痛苦自己的过程,离开人类它们寸步难行,说实在的,狗现在的命运已经是:狗命由人不由天!

注:此图片来自网络

写到这里,我内心真是五味杂陈,养狗是助长我们自己的喜好吗?养狗还是在帮助这些失去自然生存能力的狗?我没有答案,所以只好问问这样的问题:当人类在接生这些花样繁多的品种狗时,能否问问自己:当恐龙消逝后,与它们同时代的鼠类为什么能存活下来,而且现在有的种群还能与人为伴?如果当人类像恐龙那样消逝时,我们制作的狗狗们能像它们的祖先灰狼一样,再次重返大自然吗?能像鼠类那样继续生存下去吗?

注:此图片来自网络

(本文图片部分来自网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ousongjiea.com/ysjxw/68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