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药用部位

蚕蛾科昆虫家蚕蛾的幼虫感染白僵菌致死的干燥虫体。

别名

天虫、僵虫、白僵蚕。

3动物形态

雌雄成虫全身皆密布白色鳞片。体长1.6~.3厘米。翅展3.9~4.3厘米。头部较小。复眼l对。口器退化,下唇须细小。触角呈羽毛状。翅对,前翅位于中胸部,呈三角形,较大;后翅生自后胸,较小;翅面有白色鳞片。雌性腹部肥硕,末端钝圆;雄性腹部狭窄,末端稍尖。幼虫体色灰白色至白色,胸部第、3节稍见膨大,有皱纹。腹部第8节背面有l尾角。

4产地分布

人工饲养,一年可繁殖3代。分布于全国各地,以长江以南为主。

5采收加工

收集养蚕时自然感染白僵菌病死或人工接种培养的僵蚕,以石灰吸收水分后,晒干或微火焙干。

6药材性状

圆柱形,多弯曲皱缩,长~5厘米,直径0.5~0.7厘米。表面灰黄色,被有白色粉霜状气生菌丝和分生孢子。头部较圆,黄棕色;体腹面有足8对,呈突起状,体节明显,尾部略呈二叉分枝状。质硬脆,易折断,断面平坦,外层白色,中间具4个亮黑色或亮棕色的丝腺环。气微腥,味微咸。

7性味归经

性平,味咸、辛。归肝经、肺经、胃经。

8功效与作用

祛风定惊、化痰散结。属平肝息风药下属分类的息风止痉药。

9临床应用

用量5~9克,煎服或人丸、散。用治惊风抽搐、咽喉肿痛、皮肤瘙痒、颌下淋巴结炎、面神经麻痹。

10药理研究

具有镇静、抗惊厥作用;具有抗凝血、降血糖和明显抑制肉瘤S的生长,及具有较弱的抑制细菌生长等作用。

11化学成分

僵蚕主要含蛋白质,脂肪。尚含多种氨基酸以及铁、锌、铜、锰、铬等微量元素。

1使用禁忌

心虚不宁、血虚生风者慎服。

13配伍药方

1、治风壅牙痛:僵蚕,藁本、白芷各等分。上为细末。每用少许揩牙痛处,用盐水灌漱。(《普济方僵蚕散)

、治重舌、木舌:僵蚕3克,黄连(蜜炒)6克。为末,掺之,涎出为妙。(《积德堂经验方》)

3、治喉痹口疮,腮颊肿痛:白僵蚕(炒去丝、嘴)、牛蒡子(微炒)各等分。为细末,炼蜜为丸,每30克作1.5丸。每服1丸,含化,食后。(《杨氏家藏方》消毒丸)

4、治喉痹失音:瓜蒌皮(炒)、僵蚕(炒)、甘草(炒)各6克。共为末。每服9克,姜汤下。(《疑难杂症简方》)

5、治喘嗽,喉中如锯,不能睡卧:好末茶30克,白僵蚕30克。上为细末,放碗内,倾沸汤一小盏,用盏盖定,临卧,再添汤点服。(《瑞竹堂经验方》僵蚕汤)

6、治瘰疬:白僵蚕,研末,水服1.5克,日三服。(《千金要方》)

7、治遍身瘾疹,疼痛成疮:白僵蚕,焙令黄色,细研为末,酒服。(《圣惠方》)

8、治一切疥癣:白僵蚕4枚(炒去丝),蝎梢5枚(去毒,微炒),地龙3条。上件研令极细。分作二服,小儿作五服。温酒调下。服药,然后澡浴。(《杨氏家藏方》三神散)

推荐阅读:

四季青!五加皮!天冬!千年健!火麻仁!石菖蒲!秦艽!桑螵蛸!牡蛎!穿山龙!白薇!辛夷!蚕沙!独活!降香!油松节!炉甘石!青蒿!蓖麻子!海金沙!木棉花!冬葵子!芒硝!青皮!莲房!蔓荆子!瓦松!小蓟!莪术!叶下珠!1、本号资料来源于网络,收录仅出于学习、研究目的,如有侵犯版权,请发站内短信告知,本站将在3个工作日内做出处理。、本号收录的所有偏方、土方、古方、药方、验方等一切涉及治疗的方案仅供研究,不构成任何医疗建议,请勿盲目照搬。本号不承担由此而产生的任何责任。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ousongjiea.com/ysjgn/81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