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会雕花的木匠
年青岛教研员课程领导高级研修班第八期简报教研员课程高级研修班第一小组全体成员:张玉坤,张美慧,张文丽,邹欣,胡修江,解育红,邱军,杨蔚卷首语青岛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胡修江齐白石年青的时候,有一次跟师父一同行走在路上。迎面走来三个背着工具箱的木匠,师父让齐白石恭敬地站在路旁,迎候他们过去。齐白石不能理解,说他们是木匠,我们也是木匠,为什么非要给他们让路。师父说,我们只会做家具,他们还会雕花,是会雕花的木匠。雕刻,属于技术,雕花,则就上升为艺术,从技术到艺术,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其中的境界、追求却已是天壤之别,因为其中融进了审视、想象和创造,融进了思想、梦想和理想。就像崔允漷教授所说的,我们研修,目的是为了什么?不是单纯的知识积累,更主要的,是要学会建立大的课程观念,学会像专家一样思考,要培养各种专业能力,从而引领专业发展。这让我们从平日单纯的为教学而教学、为教研而教研的单项、点状思考中走出来,不断追求一种更高的境界,并为之不断地探索与奋斗。因为教育不仅是一种技术,更是一种艺术。所以,做为教师、教研员,只是局限于个体的"职业技能训练",是远远不够的,应该不断的从各方面汲取知识,不断拓展自己的思维,完成从"工匠型教师"到"专家型教师"的转变。全面发展的人才需要全面而深刻的教育思想,思想不是空穴来风,是经过长时间的思考与不断的教育实践总结出来的,所以,"闭门造车",难合"户外之辙",不断学习,不断反思,我们才能使自己永远处于教育与时代的前沿,不被时代所淘汰。青岛市的教育事业蓬勃开展,我们要始终以开放创新的姿态探索教育新的道路,新的理念,这次研修,就是教科院为我们搭建的成长平台,意在希望我们不断走专业研究之路,做青岛市教育教研的引领者,做一个会雕花的木匠!青岛教研员课程领导高级研修班学员学习汇报年3月16日在市南区教育研究中心会议室举行了参加华师大青岛教研员课程领导高级研修班成员培训成果汇报工作会,会议由市南区教育研究中心主任王红主持,教育中心教研部、科研部、师训部、信息技术部等50多人参加会议。此次参加培训的小学部主任解育红、初中数学教研员邱军、小学英语教研员杨蔚分别选取了三个层面进行了汇报。解育红从学习与思考的角度,让与会人员了解学习的整体情况并与大家分享了杨向东和胡慧闵教授的专题讲座,邱军针对崔允漷教授关于课程纲要的培训进行了传递,最后杨蔚结合上海市教研室副主任陆伯鸿的培训,介绍了上海教研工作并结合自己学科活动谈了体会。三位教研员将这次学习的12位专家的13场报告的主要精神进行了汇报。汇报中,严格的研修学习管理制度以及每位专家严谨治学的态度让与会老师深深折服。针对小学部围绕以学科核心素养为主题的三次行动学习,解育红将杨向东教授《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与教学评价》专题内容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引领学习,让教研员加深了对核心素养的理解,其出台的背景及意义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也对学科本质及育人价值的把握有了深入的了解。在这次培训会上,邱军针对课程纲要的培训,其中课程目标叙写指向性及评价的可测量性引起了老师们的共鸣与思考。杨蔚结合四次参加上海市优质课评选的活动,介绍了上海优质课评选的过程,其严谨性和公平、公正性发人深省。同时,在培训中小学部解育红将青岛市教科院院长柴清林的讲话精神进行了传达,指出了目前我市教研工作面临的挑战。要求教研员一要爱业,这是事业进步的核心力量,教研员要不忘初心,为推动全市教育发展贡献智慧。二要专业,教研员要从两个方面、三个维度完善自己的能力结构。三要敬业,要对自己的职业有敬重感和敬畏感,要为学校发展、教师发展、学生学业成绩提高多做贡献。教研人员要不辱使命,做出成绩、做出成果。随后,王红主任进行了会议总结,针对柴院长的讲话强调中心每位人员的职责,中心工作任重而道远,每位中心人员都应该有扎扎实实真研究的作风,以求真、有效的态度做好每一件事情。同时,王红主任对三位同志在上海认真学习的精神给予了肯定,只有求踏实、敢钻研才会引领学科的发展。同时,要求与会人员将这些培训内容吸取精华,值得推广的优秀做法落实在今后教科研工作中。学员汇报培训花絮学员作业 七年级语文上册课程纲要 青岛市教科院邹欣课程名称:七年级语文上课程类型:必修教学材料:人民教育出版社七年级语文上册授课时数:70课时授课对象:七年级学生课程标准相关陈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年版)有关该系列"课程目标""教学建议""评价建议"的相关规定,详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14―18页,19―25页,26-32页。一、阅读与欣赏(一)古诗文1.理解《古代诗歌四首》及课外古诗词八首的主要内容、表达的情感。2.背诵并默写《古代诗歌四首》《论语十二章》《诫子书》以及课外古诗词八首。3.了解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的不同,学习文言文翻译的方法,学习恰当地朗读文言文。4.理解并记住文言文课下注释中的文言实词;理解文中涉及到的重点文言虚词的用法,如:其、之、以;理解通假、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文言现象,准确辨析并记住主要词语的含义;理解文中涉及到的典型文言句式的特点。(二)现代诗文1.背诵《春》、《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2段、《纪念白求恩》第4段。2.能够借助工具书扫除阅读中的障碍;准确识记"读读写写"中的字音字形;能够在具体语言环境中恰当地运用常见字词。3.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好重音和停连,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调,注意语气、节奏的变化。4.学会默读的方法,不出声、不动唇、不指读、不回看、一气呵成,边读边勾画关键语句,在喜欢或疑惑的地方做标注。5.学会快速阅读的方法,力争每分钟不少于字。6.理解补白中的知识点,并能恰当运用——比喻,比拟;词义和语境;词语的感情色彩;同义词;反义词;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7.能够整体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味重要词语在不同语境中的表达效果;对文本的理解及表达,有自己独特的体验和心得。8.有感情地朗读《诗二首》,学习现代诗歌一般的赏析方法,背诵并默写两首诗。(三)文学名著(课外阅读)1.通读《朝花夕拾》,了解阅读经典的意义,消除与经典的隔膜,感受鲁迅的童年生活、鲁迅笔下人物命运的悲欢离合。2.用跳读和精读相结合的方法,阅读《西游记》,理解其中的人物个性特点,了解其艺术创作特点。3.自主选择阅读《城南旧事》《湘行散记》《猎人笔记》《镜花缘》,训练自己阅读整本书的能力,学习做评价式批注和感想式批注。二、表达与交流(一)口语交际1.与同学合作完成综合性学习活动"有朋自远方来"、"少年正是读书时"、"文学部落"。2.学会倾听他人的表述,抓住他人讲话中的要点;学习准确流利地表达自己的观点。3.课堂上,回答问题,声音响亮,语意流畅;朗读课文,讲究技巧,情感适当;与同学和老师交流,语言简明,合乎礼仪。(二)写作训练1.完成课本单元专题写作训练:热爱生活、热爱写作;学会记事;写人要抓住特点;思路要清晰;如何突出中心;发挥联想和想象。掌握基本的写作方法。2.课堂上完成6篇习作,每篇不少于字,努力训练单元专题写作中设计的方法。3.平时养成随时写作的习惯,记录下美好的、有趣的、有意义的瞬间,写出自己的感受与思考。4.训练修改自己及同学习作的能力,能够发现习作中的错别字、语句表达不得体的地方、表情达意不恰当的地方。(评价内容仅供参考)评价任务:1.过程作业:基础知识识记本;课时导学案,或随堂训练;习作本;随笔本;口头背诵。2.纸笔测试:阶段性测试,题型可有:语言积累与运用、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作文等。作业和评价细则:1.过程性表现与作业(共分)。(1)课堂学习表现50分。(2)作业50分。(3)随堂检测分。2.课程测试(2次,每次分,共分)。测试内容包括:(1)字词音、形的识记;(2)诗文默写;(3)古诗词理解;(4)语言知识的辨析与运用;(5)名著阅读与理解(6)课内文言文实词积累、虚词用法辨析、文言现象理解、文意理解、语句翻译;(7)现代文阅读理解;(8)作文。测试形式:闭卷笔试,分钟。一、表达与交流1.口头表达:(1)充分利用教材中的综合性学习,引导学生小组合作完成学习任务,小组内交流,课堂上展示,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2)课堂学习过程中,需要探究的内容,引导学生小组内交流,代表展示,随堂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3)充分利用各种文体,训练学生的朗读能力,读出不同诗文的文体韵味,读出不同诗文所传达的情感。(4)举行诗文朗诵会,为学生口头表达的艺术性训练创造机会。2.书面表达: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写作专题训练,每次习作,侧重一个角度,切勿面面俱到,使学生一练一得。课堂训练,以整篇记叙文写作为主,适时进行片段写作训练。课下引导学生随时习作,养成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随时记录下自己所思所感的习惯。二、阅读与欣赏1.古诗文阅读,注重朗读,训练文言文阅读的语感;学习阅读古诗文的方法;积累文言词汇,把握文言现象的规律;学习一些简单的欣赏方法。2.现代诗文阅读,以教材课文为载体,训练学生朗读、默读、速读的方法;训练学生整体把握文意、品味词语的含义及表达效果、感悟作者情感的能力;引导学生作评价式批注、感想式批注。3.树立"课内讲读——课内自读——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阅读意识,并努力建构相关阅读体系,丰富学生知识,扩展学生视野,让学生在阅读中浸染。1.辅助学习资料:作者的相关简介:史铁生、鲁迅、海伦·凯勒、白求恩、莫顿·亨特。相关文体知识:写景散文、抒情散文、叙事散文、童话、神话、寓言。2.拓展阅读资料:《新课堂语文课外阅读》、《泰戈尔诗选》、冰心的《繁星》《春水》、冰心的《忆读书》、冯亦代的《书癖》、《论语》、夏丐尊的《猫》、王鲁彥的《父亲的玳瑁》、《所罗门的指环王》。以灵活的教学设计促进教育本真的回归 青岛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张玉坤教学设计是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目标,确定合适的教学起点与终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优化地安排,形成教学方案的过程。实际上,教学设计是一门运用系统方法科学解决教学问题的学问,它以教学效果最优化为目的,以解决教学问题为宗旨。教学设计解决的是"为什么学"、"学什么"、"如何学"、"怎样评"等一系列问题。杜威认为,好的教学必须能唤起儿童的思维。所谓的思维,就是明智的学习方法,或者说,教学过程中明智的经验方法。在他看来,如果没有思维,也就不可能产生有意义的经验。关于思维,杜威认为,作为一个思维过程,具体分成五个步骤,通称"思维五步":一是疑难的情境;二是确定疑难的所在;三是提出解决疑难的各种假设;四是对这些假设进行推断;五是验证和修改假设。也就是说,优秀的课堂设计,可以提供引起思维的经验的情境。孟子有"教亦有术"的说法。强调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确定教育内容,选择教育的方法和方式。对不同知识结构、智力水平、品德修养和处于不同客观条件的学生,所应传授的内容、采用的方法及确定的发展目标都应该有所不同。比如:有的学生只需要稍加点拨就可以了,有的学生应重点发展其德行,有的学生应重点发展其才能,有的学生可以只答其所问。孟子的这种教学思想,也是我们注重教学设计的重要依据。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指出,学生的学习活动不仅是一个接受知识的简单活动,而且也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复杂活动。学生只有经过一系列的质疑、判断、比较、选择以及相应的分析、综合、概括等思维活动,让多种观点进行碰撞、论争和比较,结论才得到真正的理解和巩固。以学生发展为本,重庆白癜风治疗重庆治疗白癜风医院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ousongjiea.com/ysjgj/839.html
- 上一篇文章: 母亲节到了妈妈,我想对您说
- 下一篇文章: 丢掉你的药,去吃松花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