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中药每天一味浮小麦
公益爱心援助定点医院 http://www.bdfyy999.com/photo/zhongkerongyu/1060.html 01 药用部位 为禾本科植物小麦干瘪轻浮的干燥颖果。 0 别名 浮麦。 03 植物形态 一年生或越年生草本,高60~厘米。秆直立,通常6~9节。叶鞘光滑,常较节间为短;叶舌膜质,短小;叶片扁平,长披针形,长15~40厘米,宽8~14毫米,先端渐尖,基部方圆形。穗状花序直立;长3~10厘米;小穗两侧扁平,长约1毫米,在穗轴上平行排列或近于平行,每小穗具3~9花,仅下部的花结实;颖短,第1颖较第颖为宽,两者背面均具有锐利的脊,有时延伸成芒;外稃膜质,微裂成3齿状,中央的齿常延伸成芒,内稃与外稃等长或略短,脊上具鳞毛状的窄翼;雄蕊3;子房卵形。颖果长圆形或近卵形,长约6毫米,浅褐色。花期4~5月,果期5~6月。 04 产地分布 全国各地大量栽培。 05 采收加工 夏至前后,成熟果实采收后,取瘪瘦轻浮与未脱净皮的麦粒,筛去灰屑,用水漂洗,晒干。 06 药材性状 干瘪颖果呈长圆形,两端略尖,长约7毫米,直径约.6毫米。表面黄白色,皱缩。有时尚带有未脱净的外稃与内稃。腹面有一深陷的纵沟,顶端钝形,带有浅黄棕色柔毛,另一端成斜尖形,有脐。质硬而脆,易断,断面白色,粉性差。无臭,味淡。 07 性味归经 性凉,味甘。归心经。 08 功效与作用 除虚热、止汗。属清热药下属分类的清虚热药,或属收涩药下属分类的固表止汗药。 09 临床应用 内服:煎汤,用量15~30克,或研末;止汗,宜微炒用。主治阴虚发热、盗汗、自汗。 10 化学成分 主要含淀粉、蛋白质、糖类等成分。 11 使用禁忌 无汗而烦躁或虚脱汗出者忌用。 1 配伍药方 ①治盗汗及虚汗不止:浮小麦不以多少。文武火炒令焦,为细末,每服6克,米饮汤调下,频服为佳。(《卫生宝鉴》独圣散) ②治盗汗:用浮小麦一抄。煎汤。调防风末6克服。(《卫生易简方》) ③治男子血淋不止:浮小麦加童便炒为末,砂糖煎水调服。(《奇方类编》) ④治脏躁症:浮小麦30克,甘草15克,大枣10枚。水煎服。(《青岛中草药手册》) 推荐阅读: 四季青!僵蚕!天冬!千年健!千日红!石菖蒲!秦艽!鹿茸!牡蛎!穿山龙!蝉花!辛夷!蚕沙!阳起石!降香!油松节!诃子!青蒿!蓖麻子!金樱子!木棉花!冬葵子!石榴皮!青皮!莲房!蜂房!瓦松!小蓟!木防己!叶下珠!1、本号资料来源于网络,收录仅出于学习、研究目的,如有侵犯版权,请发站内短信告知,本站将在3个工作日内做出处理。、本号收录的所有偏方、土方、古方、药方、验方等一切涉及治疗的方案仅供研究,不构成任何医疗建议,请勿盲目照搬。本号不承担由此而产生的任何责任。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ousongjiea.com/ysjgj/8165.html
- 上一篇文章: 每天学一味中药,蛇蜕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