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煦的阳光,轻抚的微风,迈着轻盈步伐的春天走近了我们,虽然口罩遮挡了我们去细嗅暖春的气息,行色匆匆让我们忘记了悄然而至的绿叶花丛,但是寒冬挡不住春天的脚步,疫情更阻止不了四季的变化。春暖花开,万物复苏之时,也是希望与生机的开始。路边点缀的那一抹绿色,随风摇摆的缤纷花丛,都让我们能在疫情中稍稍放下紧绷的忧心。在减少外出的春天,不妨上下班路上看看道旁的小草花丛,这里边就有一些可药用的草药,

一紫花地丁

紫花地丁

堇菜科植物紫花地丁的干燥全草。春、秋二季采收,除去杂质,晒干。

生于田间、荒地、山坡、林缘等。

多年生草本。根茎粗短。叶多数,基生,莲座状;叶柄具狭翅,上部者较长,呈长圆形、狭卵状披针形或长圆状卵形,先端圆钝,基部截形或楔形,稀微心形,边缘较平的圆齿,两面无毛或被细短毛;托叶膜质。花梗通常多数,细弱,与叶片等长或高出叶片;花紫堇色或淡紫色;萼片5;花瓣5。蒴果长圆形,无毛。花、果期4月中旬至8月。

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用于疔疮肿毒,痈疽发背,丹毒,毒蛇咬伤。

常与紫花地丁混淆的植物叫早开堇菜,它和紫花地丁为同科同属的植物,长相很像,早开堇菜的花色要浅一些,二者叶型也不太一样,紫花地丁叶片比早开堇菜要狭长,当看到紫花地丁饮片不妨用水浸泡看看叶片,是不是正品。

早开堇菜

除了堇菜科紫花地丁外,北京应用较多的饮片为罂粟科的苦地丁,还有“有名无实”的豆科甜地丁。

苦地丁

甜地丁

二茜草

茜草

茜草科植物茜草的干燥根和根茎。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泥沙,干燥。

生于山坡路旁、沟沿、田边、灌丛及林缘。

多年生草质攀援藤木。根黄赤色。茎四棱,蔓生,多分枝,茎棱、叶柄、叶缘和下面中脉上都有倒刺。叶通常4片轮生,顶端渐尖,有时钝尖,基部心形,叶脉5,弧形,叶型变异大,聚伞花序腋生和顶生。果球形,成熟时红色。花期8~9月,果期10~11月。

凉血,祛瘀,止血,通经。用于吐血,衄血,崩漏,外伤出血,瘀阻经闭,关节痹痛,跌扑肿痛。

《本草便读》:“茜草,辛、苦、咸,温,色赤性燥,入心、肝血分。长于破血行血。《本经》称其治黄瘅,《别录》言其治蛊毒,无不皆因瘀血而成,故又一名血见愁,即此义也。”茜草科品种较多,有一种假茜草饮片,断面中央可见小孔,应加以区别。

三青蒿

黄花蒿

菊科植物黄花蒿的干燥地上部分。秋季花盛开时采割,除去老茎,阴干。

生于旷野、山坡、路边、河岸等处。

一年生草本。茎直立,具纵条纹,光滑无毛,分枝多。基生叶花期枯萎;茎生叶互生,通常为3回羽状深裂;茎上部叶向上逐渐细小呈条形,通常1回羽状细裂。头状花序数目极多,球形,黄色,故名“黄花蒿”。瘦果长椭圆形,无毛。花、果期8~10月。

清虚热,除骨蒸,解暑热,截疟,退黄。用于温邪伤阴,夜热早凉,阴虚发热,骨蒸劳热,暑邪发热,疟疾寒热,湿热黄疸。

因黄花蒿全株有较强的气味,故又名“臭蒿”或“香蒿”,这种气味为挥发油性成分。《本草纲目》记载:“青蒿治疟疾寒热”,青蒿素就是从黄花蒿内提取的。《本草新编》曰:“青蒿,专解骨蒸劳热,尤能泄暑热之。”青蒿与广藿香、佩兰、滑石等搭配用于治疗外感暑热;和黄芩、半夏、竹茹等配伍用于温热病寒热往来及疟疾等症。与秦艽、鳖甲、地骨皮等同用,用于阴虚发热或原因不明的低热。

四荠菜

荠菜植物

荠菜花

十字花科植物荠菜的全草。春末夏初采集,晒干。

常见于草地、田边、路旁、庭院、沟边等。

茎直立。基生叶莲座状,羽状分裂;茎生叶狭披针形或披针形,抱茎。总状花序顶生及基生,白色。短角果扁平,先端微凹。种子两行。花期4~6月,果期5~7月。

凉血止血,清热利尿。用于肾结核尿血,产后子宫出血,月经过多,肺结核咯血,高血压病,感冒发热,肾炎水肿,泌尿系结石,乳糜尿,肠炎。

《食物疗法》:“阳春三月,正是采荠菜的好时候。在田野、路旁、庭院,到处可以见到野生的荠菜。荠菜虽是野菜,却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荠菜古称“护生草”,民谚有云:“三月三,荠菜当灵丹。”现代药理实验也证实,荠菜具有多种医疗功能,有良好的降血压、止血作用,对麻疹有良好的预防作用。”

五斑种草

斑种草

紫草科植物斑种草的全草。夏季采集,去净泥土,晒干。

田间或路旁。

草本。植株密被刚毛。通常从基部分枝,斜向上。叶长圆形或倒披针形,基生叶和茎下部叶具柄。花序具苞片边缘皱波状;花萼裂片5,狭披针形;花冠淡蓝色,喉部具5个鳞片状附属物。小坚果,肾形,具网状皱褶。花期4~6月,果期6~8月。

解毒消肿,利湿止痒。用于痔疮,肛门肿痛,湿疹。

斑种草,别名蛤蟆草,常见植物,生长能力很强,《全国中草药汇编》对此药有记载,“有毛清风止痛痒”,此药对于湿疹、肿痛,瘙痒有不错的效果。另有荔枝草的别名叫蛤蟆草,应加以区别。

六附地菜

附地菜

为紫草科植物附地菜的全草。初夏采收,鲜用或晒干。

田间或路旁。

草本。茎常从基部分枝,被伏细毛。叶互生,匙形、椭圆形或披针形,先端圆钝或尖锐,基部狭窄,两面被细硬毛。总状花序顶生,花通常生于花序一侧,有柄,花冠蓝色,5裂。小坚果,被细毛。花期5~6月,果期7~8月。

温中健胃,消肿止痛,止血。用于胃痛,吐酸,吐血;外用治跌打损伤,骨折。

《本草经集注》记载此药名为鸡肠草:“主治毒肿,止小便利。人家园庭亦有此草,小儿取汁,以捋蜘蛛网,至粘,可掇蝉”。《本草纲目》:“鸡肠,生下湿地,三月生苗,叶似鹅肠而色微深,茎带紫,中不空,无缕,四月有小茎,开五出小紫花,结小实,中有细子……”

七夏至草

夏至草

唇形科夏至草属植物夏至草的干燥地上部分。夏至前采收,晒干或鲜用。

生于低山区或水边、路旁。

草本,茎四棱,密被细毛。分枝。单叶对生,叶掌状3裂,裂片具圆齿,两面均密生细毛。轮伞花序腋生,花6~10朵;苞片与萼筒等长;花萼钟形,被有细毛,具5脉;花冠白色,稍伸出萼筒,外被柔毛,二唇,上唇全缘,下唇三裂。小坚果褐色。花期3~5月。果期5~6月。

北京炮规(86版):祛痰利水。用于感冒咳嗽,胸闷气短,小便不利。

中华本草:养血活血,清热利湿。主治月经不调,产后瘀滞腹痛,血虚头昏,半身不遂,跌打损伤,水肿,小便不利,目赤肿痛,疮痈,冻疮,牙痛,皮疹瘙痒。

夏至草一说因夏至前采收而得名,另一说为夏至前后枯死而得名。

八独行菜(葶苈子)

独行菜

十字花科植物独行菜的干燥成熟种子,习称“北葶苈子”。夏季果实成熟时采割植株,晒干,搓出种子,除去杂质。葶苈子来源还有十字花科植物播娘蒿的干燥成熟种子,习称“南葶苈子”。

独行菜常见于村舍附近、路旁、田间。

独行菜茎直立,有分枝。基生叶窄匙形,羽状浅裂或深裂;茎生叶披针形或线形,无柄呈耳状抱茎。总状花序顶生,果期伸长。短角果近圆形或宽椭圆形,扁平。种子椭圆形棕红色。花期5~6月,果期6~7月。

泻肺平喘,行水消肿。用于痰涎壅肺,喘咳痰多,胸胁胀满,不得平卧,胸腹水肿,小便不利。

《本草纲目》:“葶苈甘苦二种,正如牵牛黑白二色,急缓不同;又如葫芦甘苦二味,良毒亦异。大抵甜者下泄之性缓,虽泄肺而不伤胃;苦者下泄之性急,既泄肺而易伤胃,故以大枣辅之。……《淮南子》云:大戟去水,葶苈愈胀,用之不节,乃反成病。亦在用之有节。”《中国药典》记载葶苈子的来源有二,其一为独行菜的成熟种子,习称“北葶苈子”;其二为播娘蒿的成熟种子,习称“南葶苈子”。历代本草所载葶苈子的原植物不止一种。其中《政和本草》所记载的葶苈为今之药材北葶苈子。《本草图经》的描述及《本草纲目》、《植物名实图考》所载的,则为蔊菜。古人所记载甘苦两种葶苈,苦葶苈子较为清晰为独行菜,而甜葶苈子有认为是播娘蒿的,但还有异议,还需进一步研究考证。另植物学上还有名为葶苈的植物,但不做药用,我们说的葶苈子这味药的植物学名叫独行菜或播娘蒿,应加以区分。

九平车前(车前草、车前子)

平车前

车前草:车前科植物平车前的干燥全草。夏季采挖,除去泥沙,晒干。车前草来源还有车前科植物车前的干燥全草。

车前子:车前科植物平车前的干燥成熟种子。夏、秋二季种子成熟时采收果穂,晒干,搓出种子,除去杂质。车前子来源还有车前科植物车前的干燥成熟种子。

平车前生长在山野、路旁、田埂及河边。

平车前为一年生草本。具直根。叶基生呈莲座状,椭圆状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叶柄基部扩大成鞘状。穗状花序细圆柱状,直立。蒴果卵状椭圆形至圆锥状卵形。花期6~9月,果期7~9月。

车前草:清热利尿通淋,祛痰,凉血,解毒。用于热淋涩痛,水肿尿少,暑湿泄泻,痰热咳嗽,吐血衄血,痈肿疮毒。

车前子:清热利尿通淋,渗湿止泻,明目,祛痰。用于热淋涩痛,水肿胀满,暑湿泄泻,目赤肿痛,痰热咳嗽。

陆玑《诗疏》云:“此草好生道边及牛马迹中,故有车前、当道、马舄、牛遗之名。舄,足履也。幽州人谓之牛舌。蛤蟆喜藏伏于下,故江东称为蛤蟆衣。”车前子含粘液质,入煎剂应布包煎。《北京植物志》车前科车前属植物有三,分别为平车前、车前、大车前,此次介绍的为平车前。平车前与后二者明显区别在于平车前为直根系,后二者为须根系。

十连翘

木犀科植物连翘的干燥果实。白露前采集初熟果实,色青绿,习称“青翘”;寒露前采熟透果实,则为黄翘,习称“老翘”。

公园、道旁及庭院广泛栽培。

茎直立,枝条通常下垂,中空,上部稍蔓状,叶对生,花黄色,花先叶开放,蒴果卵圆形,顶端尖,基部圆形,表面散生疣点,花期3~4月,果期5~6月。

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疏散风热。用于痈疽,瘰疬,乳痈,丹毒,风热感冒,温病初起,温热入营,高热烦渴,神昏发斑,热淋涩痛。

《本草便读》:“连翘其仁初生象心,若未开莲花。熟则四解象肺,去心用壳,轻浮解散之品。入心肺之分,以肺主一身之气,心主一身之血,故能解散十二经血凝气聚,而为痈疽疮疡之圣药。”金钟花与连翘花都属早春开花,但二者外形相似,尤其都是金黄色的花,需要注意区分,较为明显的区别点为连翘的枝条中空无枝髓,金钟花的枝条心具有片状如隔的枝髓。

十一山桃(桃仁)

山桃花

蔷薇科植物山桃的干燥成熟种子。果实成熟后采收,除去果肉和核壳,取出种子,晒干。桃仁来源还有蔷薇科植物桃的干燥成熟种子。

山桃分布于山坡、山谷沟底或荒野疏林及灌丛内。

山桃为落叶乔木。树皮光滑,暗紫红色。叶互生;托叶早落;叶片卵状披针形,两面平滑无毛,边缘具细锯齿。花单生;先叶开花。萼筒钟状;萼片5;花瓣5,粉红色至白色。核果近圆形;具毛,果肉离核;核小坚硬,表面有网状的凹纹。种子1枚,棕红色。花期3~4月。果期6~7月。

活血祛瘀,润肠通便,止咳平喘。用于经闭痛经,癥瘕痞块,肺痈肠痈,跌扑损伤,肠燥便秘,咳嗽气喘。

《本草便读》;“桃仁味苦兼甘,性平而润,专入肝经,兼入肺与大肠。破血润燥,杀虫者,虫因血裹而生也。祛风者,血行风自灭也。至其能治肝疟、鬼疰、疼痛等证,均为肝病血结显然。辟鬼除邪之说,自古相传,故桃符、桃枝、桃枭、桃核之类,皆有所取也。欲散连皮尖,欲降去皮尖,均研用。”桃仁为活血之药,孕妇不可使用。除了桃仁入药,桃花、桃枝、桃胶均有入药记载。

十二玉兰(辛夷)

玉兰花

木兰科植物玉兰的干燥花蕾。冬末春初花未开放时采收,除去枝梗,阴干。辛夷来源还有木兰科植物望春花、武当玉兰的干燥花蕾。

玉兰为北京习见栽培品。

路边所见多为玉兰。玉兰为落叶乔木。叶倒卵形至倒卵状矩圆形,先端阔而突尖,基部渐狭,上面有光泽,下面被柔毛。花大,白色,花被片9片。聚合果圆柱形。

散风寒,通鼻窍。用于风寒头痛,鼻塞流涕,鼻鼽,鼻渊。

《本草便读》:“辛夷一名木笔花,一云即玉兰花蕊也,此物初生如笔,重重有毛,当去净用,否则毛射肺中,令人咳嗽,禀春初生发之气,轻浮上升,辛温香散,入肺胃二经,肺气通于鼻,胃脉行于面,故主头风鼻塞,开窍解肌。”

十三毛白杨(杨树花)

毛白杨

毛白杨雄花序

杨柳科植物毛白杨的雄花序。春季现蕾开花时,分批摘取雄花序,鲜用或晒干。杨树花来源还有杨柳科植物加拿大杨或同属数种植物的雄花序。

毛白杨分布广泛,多为栽培品。

毛白杨为落叶乔木。具顶芽,芽具数枚鳞片。单叶互生,叶全缘或具锯齿和掌状裂。雌雄异株。花序下垂,花先叶开放,雌花序较雄花序开放晚一些。蒴果。种子小,具白色绵毛。

清热解毒;化湿止痢。主细菌性痢疾;肠炎。

杨树花虽临床不常用,但其实是一味中药。有的杨树雄花序可以食用,记得小时候,家里老人会捡杨树花做馅来吃。每年烦扰大家的杨絮毛毛不是雄花序所产,毛毛是来自雌性的杨树,当雌花成熟后,棉絮状的杨絮,就会飘散到空中,里边裹着杨树很小的种子。图片所拍雄花序以发育成熟,花粉飞散传播,所以看见萎蔫状。

十四侧柏(侧柏叶、柏子仁)

侧柏叶

侧柏叶:柏科植物侧柏的干燥枝梢和叶。多在夏、秋二季采收,阴干。

柏子仁:柏科植物侧柏的干燥成熟种仁。秋、冬二季采收的成熟种子,晒干,除去种皮,收集种仁。

北京各地均有分布,主要分布在海拔米以下的山地阳坡;城市为绿化栽培。

常绿乔木。树皮薄,纵裂成条片。生鳞叶小枝细,向上直展或斜展,扁平,排成一个平面。叶鳞形,交互对生,先端微钝,位于小枝上下两面之叶露出部分倒卵状菱形或斜方形,两侧的叶折覆着上下之叶的基部两侧,呈龙骨状。雌雄同株。果当年成熟,卵圆形,熟前肉质,蓝绿色,被白粉;熟后木质,张开,红褐色。种子卵圆形或长卵形,厚而无翅。花期3~4月,球果9~11月成熟。

侧柏叶:凉血止血,化痰止咳,生发乌发。用于吐血,衄血,咯血,便血,崩漏下血,肺热咳嗽,血热脱发,须发早白。

柏子仁:养心安神,润肠通便,止汗。用于阴血不足,虚烦失眠,心悸怔忡,肠燥便秘,阴虚盗汗。

《本草纲目》:“柏有数种,入药惟取叶扁而侧生者,故曰扁柏。其树耸直,其皮薄,其肌腻,其花细琐,其实成丛,状如小铃。霜后四裂,中有数子,大如麦粒,芬芳可爱。柏叶松身者,桧也。松叶柏身者,枞也。松桧相半者,桧柏也。”古人云:“万木皆向阳,而柏独西指。柏,阴木也。盖阴木而有贞德者,故字从白。白者,西方也。”

十五油松(松花粉、油松节)

松花粉:松科植物油松的干燥花粉。春季花刚开时,采摘花穗,晒干,收集花粉,除去杂质。松花粉来源还有松科植物马尾松或同属数种植物的干燥花粉。

油松节:松科植物油松的干燥瘤状节或分枝节。全年均可采收,锯取后阴干。油松节来源还有松科植物马尾松的干燥瘤状节或分枝节。

油松北京城区多栽培。

油松为常绿乔木。大树的枝条平展。树皮灰褐色或红褐色,裂成不规则较厚的鳞状块片,裂缝及上部树皮红褐色。树冠,生于林中者卵圆形,生于旷地者通常为伞形或平顶圆形;幼枝淡红褐色或淡灰黄色,光滑无毛;二、三年枝条上的苞片宿存;冬芽为红褐色。针叶2针一束,深绿色,粗硬,长10-15厘米,雄球花圆柱形,在新枝下部聚生成穗状。球果卵形或圆卵形,常宿存树上近数年之久;种鳞鳞盾肥厚、隆起或微隆起,扁菱形或菱状多角形,横脊显著,鳞脐凸起有尖刺;种子卵圆形或长卵圆形。花期4~5月,球果第二年10月成熟。

松花粉:收敛止血,燥湿敛疮。用于外伤出血,湿疹,黄水疮,皮肤糜烂,脓水淋漓。

油松节:祛风除湿,通络止痛。用于风寒湿痹,历节风痛,转筋挛急,跌打伤痛。

松花粉,始载于《新修本草》,谓:“松花名松黄,拂取似蒲黄正尔。”《本草经解》:“松花,味甘益脾,气温能行,脾为胃行其津液,输于心肺,所以润心肺也。益气者,气温益肝之阳气,味甘益脾之阴气也……可酿酒者,清香芳烈,宜于酒也。”《本草纲目》中也记载可与白砂糖做果饼食用。但今《药典》用法记载外用,实际内服使用情况比比皆是,多有商讨之处。油松节,《本草便读》:“松节,松乃木之长,故字从公。其质坚,其性燥,味苦而温。节乃松之骨也,故能治骨节间风湿,凡一切痹痛、香港脚等证,皆可治之,浸酒良。因其能利筋骨,故入肝、肾可知。”另外还有松针、松香等入药。松塔入药来源为白皮松,不是两针一束的油松,白皮松为三针一束。

参考文献

[1]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一部[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贺士元,邢其华,尹祖棠.北京植物志[M].北京:北京出版社,.

[3]马清温,孙震晓,李林海,寿海洋.北京药用植物图鉴[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4]孟德政.北京山区野生经济植物资源手册[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5]杨先国,徐芳辉.药用植物标本采集与制作技术[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文章来源:北京中医药学会

THEEND

扫描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ousongjiea.com/ysjgj/44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