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甘肃武威国际陆港国外肉类上餐桌
武威日报全媒体记者王雁 近年来,我市紧抓“一带一路”建设重大机遇,甘肃(武威)国际陆港进口肉类指定查验场正式启动运营,武威进境木材检验检疫集中监管区各项设施指标均已达到监管要求,目前正在申请海关总署正式验收。在第二十五届兰洽会上,甘肃(武威)国际陆港武威进境木材检验检疫集中监管区成功引进2亿元投资项目,为我市工业经济发展增添新动能。 进口肉上了百姓餐桌武威进口肉类指定查验场是甘肃(武威)国际陆港两个口岸之一,由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设立。该口岸位于甘肃(武威)国际陆港中心区B区,紧邻武威铁路国际集装箱场站,占地面积亩,年查验规模13万吨进口冻肉,查验冷库容量吨,集装箱卡位6个。查验场主要建设查验仓储区、露天堆场区、停车待检区、卡口通道区,配套建设检疫处理区、查验平台、实验室、信息化系统等。年3月通过国家正式验收,年1月正式启动运营,截至目前已累计进口肉制品吨。 7月10日,记者在武威进口肉类指定查验场看到,为确保进口肉类安全可靠,载着进口肉制品的集装箱卡车,在通过查验场指定智能卡口时,除查验相关证件外,还要对卡车进行放射式检测和喷淋消毒。在待检区,由工作人员对进口肉制品进行封闭式抽检或全部检。对抽检不合格的肉类,工作人员会进行二次全检。通过检查的肉类,放行至零下18摄氏度至零下25摄氏度的冷库进行库存,检测不合格的肉类予以焚烧销毁。 走进冷库,记者看到,工作人员正在对各类肉制品进行盘点。“目前,我们进口的肉类分别是来自东南亚国家的冰鲜水产品、德国的猪肘子、阿根廷的牛肉,截至目前已累计进口肉制品吨。这些进口肉类,在满足武威市场需求的同时,也给周边地州市提供了相应的货源。”为方便消费者购买,市国投公司在武威城区开设了一家进口肉制品直营店。工作人员何伟说:“在‘一带一路’倡议不断推进的过程中,进口商品离我们不再那么遥远,如今进口的优质肉制品也摆上了百姓餐桌。” 武威至俄罗斯木材物流通道已贯通甘肃(武威)国际陆港另一个口岸,是武威进境木材检验检疫集中监管区,经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设立,是全国第二个内陆地区进境木材监管区。项目总投资3.98亿元,占地面积亩,于年12月全面建成,年1月通过省级预验收,已报请海关总署进行正式验收。 据了解,武威进境木材检验检疫集中监管区由海关查验区、木材加工区、木材堆放区、成品仓储区和办公生活区五大功能区组成,现已建成查验平台、海关办公楼、热处理车间、加工车间、成品库、半封闭木材堆放区、熏蒸库、智能化卡口、配发电机房、锅炉房、消防系统、综合信息化系统、消毒喷淋系统等设施。 口岸工作人员介绍说:“不只是肉类需要检验,进境木材在进入指定监管场地时,需接受放射式检测和消毒喷淋,防止霉变或病虫害。” 年10月,中俄木材班列首发。截至目前,已从俄罗斯克拉斯诺亚尔斯克、托木斯克等地区运发7列中俄木材班列,货运总量约1.19万立方米。武威至俄罗斯主要木材产区国际物流通道已全线贯通。主要从俄罗斯进口白桦、落叶松、樟子松、油松、冷杉、云杉、山楂、花楸等各类木材进行加工销售。 武威进境木材检验检疫集中监管区建设,不但是甘肃乃至西北地区独一无二的产业资源,也是武威乃至甘肃省产业转型升级,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平台。为推动武威进境木材检验检疫监管区启动运营暨加快发展进境木材贸易加工产业链,省政府于年10月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口岸经济的意见》,明确甘肃(武威)国际陆港重点打造以木材加工为主的产业集聚区,利用俄罗斯木材资源,引进木材贸易、木制品加工、家具制造企业入驻武威,打造木材集散地及木制品、家具生产制造基地。据了解,在第二十五届兰洽会上,甘肃(武威)国际陆港武威进境木材检验检疫集中监管区成功引进2亿元投资项目,为我市开放型经济发展增添了新动能。 武威日报原创内容版权均归武威日报社所有未经许可谢绝以任何形式使用文章配图均为资料照片 责任编辑:任得荣 编 辑:吴 昊 实习生:鲁若欣 武威日报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ousongjiea.com/ysjgj/36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