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分享了腰痛肾阳不足证中成药大全及服用方法,今天继续给大家分享腰痛的另外三个证型:寒湿腰痛、湿热腰痛、瘀血腰痛的常用中成药,至于最后一个证型肝肾阴虚型腰痛因为篇幅的原因,下次再介绍。

寒湿腰痛以腰痛重着、遇寒加重为本证的辨证要点。治宜祛寒除湿,温通经络。常用中成药有:

由独活、桑寄生、秦艽、防风、细辛、当归、白芍、川芎、熟地黄、盐杜仲、川牛膝、党参、茯苓、甘草、桂枝组成,有养血舒筋、祛风除湿、补益肝肾的功效,用于风寒湿闭阻、肝肾两亏、气血不足所致的痹症,症见腰膝冷痛、屈伸不利。服用方法:口服,一次15~20毫升,一日3次;用时摇匀。

由独活、当归(酒炙)、白芍、苍术(米泔水炙)、牛膝、木瓜、杜仲(炒炭)、木耳(酒炙)、桔梗组成,有舒筋活血、补虚祛风的功效。用于腰腿疼痛、四肢麻木、筋骨酸重。服用方法:淡黄酒或温开水送服,一次9克,一日2次。

外用药,有祛风散寒、温筋通脉、活血化瘀、活络消肿;消炎、止痛的功效。用于骨关节、韧带等软组织的挫伤、损伤和扭伤,也可用于胃寒腹痛、妇女痛经及高寒、地下作业者的劳动保护。用法用量:外用,拆去外包装,将内袋物搓揉均匀,开始发热后,放在疼痛处熨敷(过热时可另垫衬布),根据病痛随时可使用,一次1袋或数袋。这类外用药膏很多,比如远红外贴等,用法类似。

外用药,由生川乌、生草乌、羌活、独活、青风藤、香加皮、防风、铁丝威灵仙、苍术、蛇床子、麻黄、高良姜、小茴香、官桂、当归、赤芍、木瓜、苏木、大黄、油松节、续断、川芎、白芷、乳香、没药、冰片、樟脑、丁香、肉桂等组成。有祛风散寒、活血止痛的功效。用于风寒湿邪、气血瘀滞所致的痹病,症见四肢麻木、腰腿疼痛、筋脉拘挛,或跌打损伤、闪腰岔气、局部肿痛;或寒湿瘀滞所致的脘腹冷痛、行经腹痛、寒湿带下、积聚痞块。用法:外用。用生姜擦净患处皮肤,将膏药加温软化,贴于患处或穴位。此类膏药亦不少,比如王回回狗皮膏等,用法类似。

此证以腰痛重滞而热、身热尿赤为本证的辨证要点。治宜祛湿清热,舒筋止痛。常用中药有:

由金樱根、菝葜、羊开口、金沙藤、积雪草。三金片大家比较熟悉的用法是用于泌尿系感染,因为它具有清热解毒、利湿通淋、益肾的功效,用于治疗湿热腰痛,采用的就是清热利湿的功效。服用方法:口服,一次3片,一日3~4次。

二妙丸由苍术、黄柏组成,有燥湿清热的功效。本品用于湿热下注,白带,阴囊湿痒。治疗湿热腰痛亦是取得清热利湿的功效。服用方法:口服。一次6~9克,一日2次。

此证以腰痛如刺、痛有定处为本证的辨证要点,往往病势急暴、突然发病,多有闪挫跌打外伤史。治宜活血化瘀,行气止痛。常用中成药有:

由红花,当归,血竭,三七,骨碎补,续断,乳香(制),没药(制),儿茶,大黄,冰片,土鳖虫组成。具有舒筋活血、散瘀止痛之功效。主治跌打损伤,瘀血肿痛,闪腰岔气。用法用量:口服。用温开水或黄酒送服,一次3克,一日2次。外用。以黄酒或醋调敷患处。

主要成分是鸡血藤,有补血、活血、舒筋通络的功效。用于血虚、月经不调、腰膝酸痛。服用方法:用酒或温开水送服,一次4片,一日3次。

由独一味、棘豆、姜黄、花椒、水牛角、水柏枝等组成,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功效。用于急慢性扭挫伤、跌打瘀痛、骨质增生、风湿及类风湿疼痛。亦适用于落枕、肩周炎、腰肌劳损和陈旧性伤痛等。用法:外用,将小袋内润湿剂均匀涂在药垫表面,润湿后直接贴于患处或穴位,每贴敷24小时。

由生天南星、生川乌、丁香、肉桂、白芷、细辛、川芎、徐长卿、乳香(制)、没药(制)、樟脑、冰片,辅料为松香、石蜡、凡士林、液体石蜡、水杨酸甲酯等组成。有散寒除湿、活血止痛的功效。用于寒湿瘀阻所致的关节疼痛,肿胀,活动不利,遇寒加重。使用方法:外贴。选最痛部位,最多贴3个部位,贴24小时,隔日1次,共贴3次。

由三七、骨碎补、苏木、续断、豨莶草、独活、羌活、五加皮、桃仁、大黄等25味药组成,有活血祛瘀、舒筋通络、消肿止痛、祛风除湿的功效。用于软组织扭挫伤,风湿腰痛。用法:涂擦患处,一日2~3次。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往期精彩回顾:艾草+桂枝,滑膜炎“救世主”,膝盖不痛了,腰疼腿麻抓紧调理百合+灯芯草,膝盖不痛了,滑膜炎、关节积液也溜走了膝盖肿下不了床,老中医:这个妙方,不出一月,赶走滑膜炎老顽固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ousongjiea.com/ysjxw/83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