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燕《我自豪,我是清涧人》

.....................................................................

.....................................................................

题记

明天

清涧清涧第三届红枣艺术节

盛大开幕

.....................................................................

三天后

伟大祖国将迎来新中国诞生

70华诞

.....................................................................

小城清涧

22万清涧儿女

植根故土

砥砺前行

.....................................................................

经过10多次修改

今天

再次将党虎虎老师的

《大美清涧欢迎您》

奉献给大家

.....................................................................

我是清涧人

我自豪

祝愿

清涧明天更美好

祝愿

清涧22万父老乡亲

“双节”快乐

幸福安康

大美清涧欢迎您

——文/党虎虎

我家住在黄土高坡

大风从坡上刮过

……

还有身边这条黄河

清涧县的自然风貌(一)

一首流行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黄土高坡》,唱出了往昔黄土高原风起尘扬的故事。对于出生在上世纪80年代前的陕北人来说,我们再清楚不过自己家乡的风土人情,那些看似远去的生活场景仍然历历在目、动人心魄,仿佛就在眼前。

信天游属于所有生活在黄土高坡的人们。无论走到哪里,每当耳畔响起扣人心弦、荡气回肠的信天游,总是让人久久不能平静,难以释怀。因为我们世世代代生活在黄土高坡,成长在黄河边上,那猛烈的西北风和古老的冬暖夏凉的窑洞是我们最熟悉的情景;那此起彼伏的黄土山峁浸透了家乡人民奋斗的汗水;那厚重的黄土地洒满了革命先烈的热血;那浩浩荡荡的黄河以千军万马之势日夜滚滚向前,永不停息……家乡的一切记忆犹新,往事一幕幕浮现眼前。家乡的发展和亲人们的生活怎能不牵动高原儿女的心弦,怎能不使人眷顾!

广袤的黄土高原是世界上面积最广的黄土分布区,是一片古老而神秘的土地。有着辉煌历史的陕北是个充满神奇的地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这片土地恢宏旷达的气势,培养了数不胜数的英雄儿女,滋养着传统的善良。不屈不挠的陕北人民创造了不朽的传奇,谱写了一首首壮丽的爱国诗篇和无数的英雄赞歌,凝聚着东方民族的铮铮骨气,散发出迷人的时代魅力,吸引着新世纪的目光。

据说,辽阔的黄土高原形成近万年。纵使八百万年光阴逝去,黄土地都一直以她自己独有方式在中国人民的心目中留下了历久弥新的印记,不畏艰辛的炎黄子孙一路从黄土高原走来,最终让全世界认识了她那博大的胸怀和深沉的爱恋。

无论是远古传说,还是文献记载以及考古发现,均证明跨我国7个省区的黄土高原孕育了伟大的中华民族和辉煌灿烂的中国古代文化,是中华文明形成和发展的最重要的舞台。从我们熟知的蓝田人、丁村人等旧石器遗存到齐家、仰韶、半坡、龙山等新石器遗址,再到近年来考古发掘的石峁、陶寺等史前文明遗迹,连续不断地出现在黄土高原。当文明大幕在黄土高原拉开之后,从世代相传的上古“三皇五帝”发展至周、秦、汉、唐,中华文明逐渐走向了历史的高潮,历史上许多重要变革和创新大都是在黄土高原上完成。因此,黄土高原为中华文明的产生及其绵延不绝提供了厚实的“土壤”。唐宋后,中华文明的重心逐渐南移,黄土高原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退出了历史舞台的中心,那辉煌的岁月或隐藏于地下,或残存地上。不过,谁也不能忽视黄土高原在中国人民心中举足轻重的历史地位——她书写了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卷,铭刻着华夏的长度;她蕴藏了无数的文物古迹,诉说着祖国的文明厚度。当前,黄土高原正以崭新的面貌重新进入世人视野,续写着曾经的辉煌。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黄河,正因为流经了黄土高原才变得浑黄一体,才铸就了炎黄子孙不朽的传奇及其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伟大的黄河哺育了坚贞不屈的中华儿女,黄河流域不仅是中华文化的发祥地,而且还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早在石器时代,黄河流域就布满了先民的足迹;人类进入阶级社会后,黄河流域长期是我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中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华文化可谓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历史延绵不断的国家。我们为生活在黄土高原而自豪,为成长在黄河边上而歌唱。

在中国,黄色自古以来就为皇家专用,它象征着尊贵、高雅和吉祥。因此,黄皮肤使我们骄傲,让我们自豪。

黄土、黄河、黄皮肤,日月的光辉释放了无数的精彩,岁月的长河迎来了崭新的时光,美好的中华大地犹如浩瀚宇宙里璀璨的星际,全新的希望正在无限蔓延……

在祖国大西北的黄土高坡上,有一个溪涧众多的小县——清涧县。这里以鬼方都城为代表的商城文化、仰韶文化、龙山文化等史前文明遗存众多。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黄河母亲见证了中华民族交融发展的历程;烽火连年的刀光剑影锤炼出了无数的英雄豪杰;艰辛的岁月磨炼了家乡人民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坚强的意志品质;困难的日子铸就了众多不朽的灵魂。

是啊!我们清涧县无论在革命期间,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向来不缺少激情燃烧的岁月。就像家境贫寒的路遥先生,他从小志向高远,不畏艰辛,努力拼搏,永不服输。即使在他“跳出”农门参加正式工作以后,即便在他成名后,他还是夜以继日地努力奋斗,勇攀高峰。路遥先生的“早晨从中午开始”,直至倒在干渴的路上,他才恋恋不舍地告别了自己钟爱一生的黄土地。路遥不无遗憾的静静地走了,泪水模糊了他热爱的和同样热爱他的世界。但先生勇于面对一切苦难,与逆境抗争,永不服输的精神永存!

路遥先生的视线始终是清晰的,他坚持在纯净的天空为“平凡的世界”涂上一抹亮丽的永不褪色的彩虹,他无疑是清涧人民的骄傲,他无疑会长久的。

清涧,顾名思义就是清澈的山溪,只有经受过干涸的人们才能真正领悟涧溪的美好!美丽的“清涧”,就是我们清涧县名的起源。

清涧县山峦起伏,沟壑纵横,峡谷幽长;除了屈指可数的黄河及其支流无定河与清涧河外,地表径流稀少,最难忘的就是那一条条明净的小溪。甘甜的溪水尽力滋润着干旱的黄土地,极力抚育着这一方世代干渴的生灵;恬美的溪流是我们多彩的乐园,漫长的岁月留下了无数探索的足迹。

幽静的山间,泉水叮咚,小溪潺潺,绿草如茵,别有一番天地在人间。长长的小溪像“东拉河”一样见证了“平凡的世界”;弯弯的溪流犹如“高加林”那曲折的“人生”;幽远的山谷尽显“路遥”情深。

我的家乡就在陕西省清涧县,这里位于陕北的中部,地处黄土高原腹地,是典型的黄土丘陵沟壑区,海拔~米,全县地貌整体呈错落的馒头状,山高坡陡,多凸形坡,地表支离破碎,是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最严重、土壤侵蚀最强烈的地区之一。

清涧县除了小面积的沿河川台地和残塬地外,绝大部分是峁梁沟壑。整体地势西北偏高,东南较低。东临黄河,为峡谷丘陵;中部是主体,地处无定河下游流域,以山地丘陵为主;西部黄土层较厚,相对切割较浅,多峁梁。清涧县的地表黄土层松软,流水和重力侵蚀严重,沟谷的中、下段多切入基岩,沟底常有一级冲积台地和洪积台地。

清涧县属暖温带大陆性半干旱季风气候区。其特点是四季分明,北风强劲,夏季干旱少雨,冬季寒冷干燥,雨水多集中在秋季。正因为上述特殊的地理气候,清涧县常常“十年九旱”或“暴雨成灾”。长年累月的风雨侵蚀使得家乡山大沟深,道路崎岖,尘土飞扬。看似厚重的黄土地,其实土壤肥力很差,又因为缺水少雨、靠天吃饭,清涧县一直比较落后,世代生活于此地的人民大部分比较贫困。但淳朴的乡亲们从不嫌弃自己贫瘠的家乡,也从未丧失生活的信心,勤劳善良的劳苦大众不停地在黄土地上刨挖着自己多年的梦想——幸福生活!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二十多年来,国家一直在黄土高坡实行退耕还林、禁牧禁垦、水土保持、植树造林等政策。乡亲们紧跟着时代的步伐,纷纷离开家乡进城务工、定居,清涧县像全国一样——沐浴在改革的春风里,正在快速发展。无论时光怎样变迁,老区人民一贯豁达大度、乐天知命,要不然哪还会流传下来这么多爱恨快意、情深意切、粗犷豪迈的信天游!

长时没有回老家,自然就会想起年迈的母亲。蓦然回首同样有着养育之恩的家乡,自己却从来没有认真过问,方觉得原来的爱情有多么的狭隘!要说什么最能打动人心,我想无疑是家乡和母亲,怎能记着母亲而忽视了家乡呢?

清涧县属于古老的陕北,这里自古以来就是民族大融合的神奇之地。历史上的陕北人长期半农半牧,民风既淳朴又彪悍,既有中原人儒雅的传统文化思想,又有北方游牧民族的自然随性。正因如此,作家斯诺在《西行漫记》中写道:“走向陕北,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中华民族文化……”是的,我们是炎黄子孙,历尽沧桑的陕北人民继承了中华先祖的大无畏精神,坚强自信,不畏艰辛,不惧将来……清涧人杰地灵,英才辈出,看似“直截了当”的乡亲们,其实淳朴的就像信天游一样自然而清爽。当然,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现在富裕文明的陕北与往日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清涧县的历史渊源(二)

清泉石上流,悠悠出宽州。

涧水写春秋,人生话路遥。

很久以前的陕北,悠扬的羌笛吹来阵阵狼烟,奔驰的骏马飞起漫天黄沙,辽远的战鼓响彻黄土高原……幸好我们家乡高峻连绵的山岭在勤劳勇敢的父老乡亲们的坚守下,最终托起了“全秦要户”——这就是塞上清涧!

清涧,古称宽州,位于黄河中游晋陕大峡谷西岸,在榆林市东南部与延安市东北部的交界处,是扼守延安、关中之要地。清涧县域东西长95千米,南北宽55千米,县域境内东部属于黄河流域,西部在清涧河流域,中间的大部分地处无定河流域之下游,无定河与清涧河在接纳了众多的山间小溪后分别注入黄河母亲。清涧全县总面积平方公里,是传统农业县、陕北革命老区县、国家吕梁片区贫困县,全县辖9镇、1个办事处和5个便民服务中心,总人口21.76万,其中农业人口18.56万。

清涧县早在石器时代,就有人类生活。夏商周三代,鬼方在此生息、繁衍;先秦以来,清涧因其“全秦要户”之战略要地,攻掠战伐不断,黎民百姓长期流离失所,不得安生,隶属及其名称一再改变。总之,解放之前,贫瘠的家乡确实有些“山高皇帝远,民少相公多”。

东周襄王十七年(前)猃狁被晋文公攘居西河圁(秃尾河)洛间,史称白狄,清涧由白狄居住。

周显王四十一年(前)属秦。

秦统一六国时属上郡肤施、阳周2县。

西汉时属汉上郡、圁阴。

莽新为方阴县。

建安二十年()被羌族和匈奴占据。

三国至西晋,匈奴与汉错居。

魏黄初元年()为魏国并州所辖。

西晋统一后,属晋国并州。

东晋十六国时,先后为前赵、后赵、前秦、后秦领地。

义熙三年()匈奴酋长刘勃勃叛秦建夏,本境隶夏。

南北朝时先后为北魏、西魏和北周所辖。

北魏太和十一年()境内首设朔方县,属东夏州朔方郡。神龟元年()置城中县。

西魏大统十二年()设绥德县(治所在今清涧县折家坪镇)。废帝元年()析置延陵县。

隋代先后属雕阴郡绥德、城平、延福县。

唐武德元年()属并州道绥州。贞观元年()属关内道。二年属延州。九年()境内置浑州,后浑州宽州并设宽州。

后梁属忠义军。

后唐隶延州彰武军。

北宋初归陕西路,继属永兴军路。北宋至道年间,为西夏所据,县废。康定元年()筑土城。庆历元年()隶鄜延路。元丰七年()设青涧城。元符二年()隶绥德军。

金大定二十二年(),青涧城升为青涧县,隶鄜延路绥德州。

蒙太祖十六年(),青涧归蒙古汗国。

元代属陕西行中书省延安路绥德州。

明洪武二年()青涧归明,隶绥德州。四年()县名改为清涧。成化九年()隶延绥镇榆林道。嘉靖四十一年()改属延安府。

崇祯十六年()李自成占领陕西,改清涧县为天波府。

清顺治二年()复称清涧县,仍属延安府。雍正三年()绥德州升为直隶州,领清涧、米脂2县。

民国年,清涧县属陕西省榆林道;年废道,为省直管县。

年11月,大部地域属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西北办事处陕北省所辖。年12月,为统一战线区所辖。年3月,属陕甘宁边区绥德分区。年5月,隶属陕北行署绥德分区。年1月,属陕西省绥德分区所辖。年10月隶榆林专区。年12月,并入绥德县,年3月,清涧成为中心乡,仍隶榆林专区绥德县。年,恢复清涧县,属榆林地区行政公署管辖。年,榆林地区改为榆林市,清涧属榆林市辖县。

黄土高坡——我们的家乡历来干旱缺水,乡亲们一直向往甜美的“清涧”。北宋庆历元年(年),范仲俺推行修固边城、精练士卒、招抚等相应的戎边措施。修固边城就是在宋夏交界的前沿阵地修筑寨堡,建立军事据点。范仲俺的部下种世衡建议,在延州东北二百里古宽州的故垒上筑城。这里地处要冲,右可屏障延州,左可得到山西的粮食,北可以进图银、夏二州。范仲俺采纳了这个意见,派种世衡率兵前去修筑,夏兵来争,种世衡就一边作战一边抢修。城内缺乏水源,他出重金奖励凿井,终于从地下尺处冒出了清泉,于是取名为青涧城——清涧县自此成名。

“山丹丹的那个开花哟红艳艳,毛主席领导咱们打江山……”

清涧县是著名的革命老区,红色的土地是我们幸福的源泉。

年10月爆发了震惊全国的清涧起义,清涧起义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因为清涧起义不仅打响了中国共产党在西北地区武装起义的第一枪,最主要的是这一行动预示着以清涧儿女为代表的劳苦大众的觉醒。

—年,毛主席在陕北革命圣地——延安战斗生活了13年,在陕北期间,伟人在清涧先后战斗生活了27个昼夜。在民主革命和新民主革命时期,清涧县先后有人为革命事业献出了宝贵生命,全县烈士人数居全国第二。清涧县有老红军余人,全国有清涧籍省军级干部60余人。袁家沟一个小山村就先后走出4位省委书记、8位副省级、28位地师级和多位县团级领导干部,被人誉为“神奇的袁家沟”。

清涧县的胜迹遗址遍布全境,陶器、铜器和汉画像石时有出土,商城遗址与商代青铜器闻名遐迩,宋元瓷器颇具特色。清涧起义、土地革命以及党中央、毛泽东在此战斗生活留下了丰富的革命文物。清涧县共发现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古石刻以及其他古迹处,革命旧址22处。清涧县拥有李家崖鬼方都城遗址、刘家川仰韶文化遗址、老庄里龙山文化遗址、王家崖古将台、各个朝代的古墓群,拥有石台寺魁星楼、大佛寺、白草寺、东山寺等古寺观建筑,拥有盘石岔万佛洞、倒吊柳白乃贞故居、笔架山生态公园、河口风光、王宿里民俗文化村、桃岭山古文冠果以及商代青铜器、汉画像石等等数不胜数的名胜和文物。

历史上,长期苦难的清涧人民一路风雨兼程,直至新中国成立,新生活终于使我们走向了幸福的天地。

清涧县的现代化建设(三)

回顾解放前的清涧,虽说父老乡亲们一直愤愤不平清光绪年间翰林王培芬之流羞辱嘲笑我们陕北的《七笔勾》,但那时候的家乡确实贫穷落后,满目荒凉。

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后,清涧县的发展日新月异,蒸蒸日上。

今日,清涧县的发展让人目不暇接、眼花缭乱,不曾忘记却想不起!

新颜换旧貌,越活越年轻。

新城新气象,新路新桥梁。

新绿新广场,新生新理想。

新建新农村,新修新天地。

从前,清涧县也是“穷陕北”里的一员。是的,确切地说在改革之前,清涧县发展缓慢,一直比较穷困。改革开放后,尤其是年之后,清涧县的发展步伐日益加快,人们的生活也越来越好。直至现在,家乡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让人耳目一新。

年以前,清涧县城街道路面窄小,设施陈旧,路灯昏暗不明;横跨清涧河上的大桥寥寥无几(1座年久失修的主城区大桥,2座低矮的过水桥);全县楼宇屈指可数;县城几乎没有绿化,环境卫生很差,整体显得混乱不堪。从县城到乡村的土路颠簸不平,乡村还是从前的旧模样。

今天,清涧县的城市建设飞速发展,神延铁路、国道、省道和渭清公路穿境而过,围绕县城和国道新修了两条宽敞便利的环城二级公路;沿县城而过的清涧河上桥梁密集(10座宽敞的双行道大桥);顺着清涧河、沿国道的城市高架桥一线排列(4座高架桥);宽阔且平坦的柏油路四通八达;绿化的道路上和广场上的花坛里到处都是各种花草树木,五彩缤纷的鲜花不时散发出清新的花香,幸福的人们在这里休闲娱乐、游玩散步,靓丽的街道像洗漱过一样。尤其晚上,路灯明亮,霓虹闪烁,仿佛人间仙境。

今天,清涧县高楼林立,清涧人民的住房——现代化的楼房既宽敞明亮又美观大方,不再是以前那破旧的房子。进入楼房内,你会惊讶于面前的一切,清晰的窗户,漂亮的墙壁,新潮的家具,现代化的家电,居民用先进的天然气取暖、做饭……所有的饮食起居既方便又快捷,不再是一项繁琐的工作,就像是一种乐趣。

自古以来,清涧城因清涧河沿城而过,才显得生机勃勃、秀丽动人。清清的河水不仅给清涧人民提供了生产和生活用水,主要是为城市增添了不少灵气与活力。

昔日流经清涧城之清涧河两岸黄土裸露,垃圾遍地。今天,长长的清涧河堤上绿树成荫并搭配了亭台楼阁和创意雕塑,新建了休闲栈道、广场景观,河上加修了三座橡胶景观坝,在橡胶坝东侧,长长的观景平台沿河而建。漫步在清涧河两岸的滨河大道上,整个清涧城面貌焕然一新,全新的清涧河骤然成为家乡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清涧河两岸的河堤护栏墙全部用石刻石雕进行装饰美化,整体显得美观大方、整洁气派,既充分展示了“石板之乡”的魅力,又在石板上记载了清涧县的风土人情、人文历史和家乡的改革成就。

清涧河的治理,集河堤、河道、道路景观、防洪为一体;融绿化、广场建筑、历史文化、园林文化为一体;推动清涧城实现水清、地绿、路畅、灯亮、惠民、城美的目标。崭新的清涧河堤及其附属设施既是清涧人民游憩、观赏、休闲、晨练的好去处,也是人们进行爱国、爱家、爱清涧的文化教育和环境绿化意识教育的重要基地,正成为家乡人民的休闲娱乐中心,全面提升了清涧人民的幸福指数和健康指数。

清涧河水清了,岸绿了。

阳春三月,清涧河两岸乔木吐绿,柳色青青。当微风吹拂,清涧河泛起层层涟漪……放眼清涧河两岸,繁花绿树交相辉映,亭台楼阁静立其中,河道综合治理带来了生态环境的整体改善,蜿蜒流淌的碧水为家乡——古城宽州增添了水的秀丽韵致。

今天的清涧与年之前相比,真的不可同日而语。不仅县城,就是乡村也是村村通公路,家家自来水,生活电气化,卫生标准化,医疗和养老保险化,正在走向信息化。

去田野,大部分的农民不再是“面向黄土背朝天”的耕作,新型农业的发展使农民摆脱了繁重的体力劳动,使他们有机会去工厂上班,去市场做生意,现在的农民已经是工人和农民的结合。

家乡的变化确实很大,私家车、手机及







































白癜风诚信企业
白癜风夏天怎么办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ousongjiea.com/ysjxw/36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