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五老爷在昌图

□许长春

提起金五老爷,在昌图地区很有名望,在上个世纪中叶,几乎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直到现在,在一些老年人心中仍然知道金五老爷的大名。我曾三次写过金五老爷的家事及其社会活动事宜发表在网上。其中包括有关金五老爷的民间传说,历史档案记载,金五老爷家族人口述及我家保存的上百年和金五老爷家族有关的历史资料。我的老家三河堡离金五老爷家族居住地查罕牛和东嘎辖都只有八里之遥,在我小时候就听祖父讲过金五老爷的故事,而我家保留的一些史料中,有我曾祖向蒙古王府基层收租单位查罕牛录世德堂和滋德堂交租的收据《执照》,但这两个收租的堂口是否包括在金家十三堂之内,还是十三堂之外专门收租的堂口。这还需要进一步理清。还有伪满康德五年(年)二月二十七日我的祖父从金五老爷二儿子金世瑞手里买的二十亩土地的《土地卖契》,中间人有金庭镇,他是金世瑞的侄子辈,也是在北京政协工作金崇红的老叔,还是金大寡妇家的管家。还有我初中的同学金文友就住在东嘎镇,他也向我讲述过有关老金家的一些历史往事,所以我对金五老爷家族很感兴趣,对其有些了解,但只是一知半解。

经过我不断的学习探索和相关专业人士的交流和沟通,特别是和科左后旗文史专员乌力吉的交流,使我对金五老爷的了解越来越深入,其真实性也越来越明朗。在乌力吉编著的科左后旗政协文史资料专辑《博王旗史话》一书中,对金五老爷有所记载。书中在《闲散王公》一节有这样一段记载:“富勒珲:蒙古人,管旗章京。光绪十六年至光绪十九年(年至年),任科尔沁左翼后旗开放地恩阜分局(地局)局员;光绪二十年(年)任科尔沁左翼后旗管旗章京;光绪二十七年(90年),任科尔沁左翼后旗地局总管(管辖庆成、双益、恩成、恩阜、恩阜分局)。95年封辅国公。是科尔沁左翼后旗历史上唯独一位王室之外披甲出身的公爵”。所谓披甲出身,是蒙旗扎萨克按8岁至60岁之间编的壮丁中,三比一抽出的在册精壮壮丁,闲时训练、农牧,战时听从调遣,自带枪马随时出征,也称例兵。奴隶不能任披甲,披甲者必须是自由民。管旗章京也从披甲中产生,但不能世袭。金家只有富勒珲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了身份,进入了享受国家俸银的公爵行列。

金汉支,蒙古名富勒珲

金五老爷的名字叫金汉支,字星涛,富勒珲是金五老爷的蒙古名。科左后旗查日苏镇大崴子村一组金文武家的《金氏家谱》中写的金汗支,而在昌图四面城东大村金五老爷的墓碑上写的是“汉支”。金氏家谱上的“汗支”和墓碑上的“汉支”不一样,究竟哪个对,最终研究人员确定墓碑上的“汉支”应该是正确的,况且《金氏家谱》是重抄的,可能是抄写人把“汉”错写为“汗”,把“金汉支”错写成“金汗支”。

科左后旗的文史资料记载,富勒珲在光绪二十七年任科左后旗地局总管,管辖庆成、双益、恩成、恩阜、恩阜分局。其实这几个地局都在昌图境内,庆成地局就在昌图府所在地榆城子(昌图老城),我的老家宝力及四面城一带就归庆成地局管辖。中华民国十八年(年)四月十三日,科尔沁扎萨克和硕博多勒噶台亲王旗庆成地局发给我曾祖许宗祥的号《土地局照》,就证明了我的家乡一带归庆成地局管辖。据有关资料介绍,恩阜分局先在横沟子,后搬到八面城。其它地局也都设在昌图府所在地榆城子,只是他们管辖的范围不同。管旗章京是清朝蒙、回各部扎萨克(旗长)属官,位在协理台吉之下,每旗一人,掌统管一旗之事。称得起旗内的第三号人物。“辅国公,管旗章京”在清朝“爵位”中享受一品俸银,戴红顶子官帽。

追溯历史,对于金五老爷家族还要从清朝雍正年间说起,据科左后旗文史资料记载,雍正八年(年),雍正皇帝之弟庄亲王允禄,将女儿和硕端柔公主下嫁给科尔沁左翼后旗第六任扎萨克罗布藏喇什郡王长子齐默特多尔济为福晋(夫人),齐默特多尔济后来成为科左后旗第七任扎萨克。端柔公主下嫁时,清廷从滦、津一带征调擅长书写、计算、建造房屋、烹饪、裁缝等各种手工艺的汉族旗人,伴嫁到科左后旗。公主死后,这些人定居在东辽河以东一带。他们中有金、王、李、赵、孟、贾、高、何等八姓,被称为八户,这就是汉人迁入科左后旗的开端。

在陪端柔公主下嫁到科左后旗的八户汉族旗人中,金姓汉族旗人就是金五老爷的家族前辈。这八户旗人定居后,以经营农业和手工业为生,他们同蒙古族密切交往,熟谙蒙俗、蒙语,同蒙古族通婚,部分还迁到科左后旗腹地从事游牧业,几乎同蒙古族无疑。按年版《科尔沁左翼后旗志》载,这八户定居于东辽河东岸从事农业,这里正是当时科左后旗蒙王放垦地,昌图境内蒙古自治区的七里界,即今昌图四面城、东嘎、七家子、宝力一带。而老金家就住在七里界内的东嘎和四面城的查罕牛。

在这八户汉族旗人中,最出类拔萃的当属老金家一户,这户人家前后出现了很多名人。为了进一步弄清金氏家族的详细情况,昌图县委宣传部副部长林爽一行三人受北京政协的金家族人金崇红先生指点,于年正月,他们来到科左后旗查日苏镇大崴子村金文武家,查看《金氏家谱》,了解金氏家族的一些历史情况。当地金氏族人向他们介绍说:“早先我们是随公主下嫁来的,来之前是汉族旗人,后改蒙古族。解放前过年时,我们的老辈们赶骆驼队去昌图老家送牛羊肉,拜家庙”。他们所说的老家,就是昌图七里界内的东嘎辖和四面城的查罕牛。看来大崴子金氏家族的前辈应该是从昌图老家东嘎和查罕搬到科左后旗从事游牧业,而他们的家庙仍在老家昌图。

三人在科左后旗大崴子村金文武家看到了《金氏家谱》,并抄了一份回来,老家谱几经磨难已经破乱不堪,他们看到的是用红布重新抄录的家谱,家谱的辈分排序很清楚,为“国德玉宝,汉世廷崇,绍文景善,福寿延宏”。完全是汉族家谱排序方式。金氏家谱记载,到科左后旗的金家第一代是金国成,妻李氏仍为汉人;第二代为金德安,妻包氏,已蒙汉通婚;第三代金玉玺,妻白氏,蒙族人,金玉恒,妻赵氏,汉族人;第四代宝字辈,金宝善(有的资料称金宝山)居长,同辈兄弟共九人,娶妻都为汉族人;第五代汉字辈,娶妻都是汉族,其中包括金汉支。

金家的第三代金玉玺,蒙族名叫满达瑚;第四代满达瑚的儿子金宝善;第五代金汉支,字星涛,蒙族名富勒珲,这三人是金氏家族最出类拔萃的人物。由此可见,金姓家族实质上是汉族旗人,由于蒙汉通婚、通俗,金家人被蒙王视为蒙古族,他们在当时为了自己生存和发展,也自称蒙古族,但他们蒙汉名字同时使用。

金氏家族自伴嫁和硕端柔公主到科左后旗,并落户到昌图境内的七里界后,可谓人才辈出。昌图县志书《旧志合璧》载:“嘉庆七年,牧场解禁,蒙王派满达瑚承办招汉人入牧场开垦之事。满达瑚效忠蒙王,又恤贫周急,四乡士庶,均以善人称之。他为开垦草原历尽艰辛,于七十七岁去世后,他的儿子金宝善继承父亲遗志,不仅效忠蒙王,而且对民乐善好施,发扬了父亲美德,深得开垦者好评和爱戴”。可以说金宝善为开垦草原,繁荣这曾经“禁闭的王国”立下了功劳。

民国五年(96年)版《昌图县志》官志条,把满达瑚和金宝善评论为:“地局之设,父作于前,子述于后,人咸云,金氏父子有功于蒙矣,然不独有功于蒙,即昌图人民亦蒙其惠,使当日,无此筹设地局者,则昌图之民何以收庶而日富之效哉”。是说金氏父子承蒙王放垦,既对蒙王有功,也对汉民有利,对其父子评价之高,令人赞叹,使他们父子俩在昌图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在我看过的有些资料中,把满达瑚的儿子金宝善说成是金五老爷,这种说法后来被证明是错误的。嘉庆末年承垦开荒的金宝善到清末民初昌图地局总管的富勒晖历史跨度达八十多年,虽然金宝善是富勒晖的上一辈,但他们两人并非父子关系,但都是昌图七里界金家辈出的人才。

金五老爷在昌图可谓大名鼎鼎,但科左后旗查日苏镇大崴子村的几百口人的金氏家族对金五老爷是谁并不清楚,他们只知道他们老金家最大的官是金公爷,红顶子,是东嘎辖老金家那股。其实他们所说的金公爷就是金汉支(字星涛),蒙族名富勒珲。据我所知,金五老爷家其实住在查罕牛,后搬到昌图老城,在老城北街盖了好多青砖瓦房,称东信堂。再后来去了北京居住,在我青少年时,就听说查罕牛有个金五老爷,说金家大院是青砖铺地,在昌图老城有好多房子。

年,家住北京五十多岁的王文澍女士来到昌图,称自己是金五老爷金星涛的外孙女。经省有关部门批准,王文澍女士在昌图老城开了一家私人博物馆,取名“金氏博物馆”。地址在昌图老城北街东侧原“东信堂”金氏老宅区。老城镇北街有一条去四面城的大道,道东一条街是金五老爷的家宅,全是青砖瓦房,被称为“东信堂”,道西一条街是另一支金氏家族的房产,也是青砖瓦房,称为“德信堂”,民国时期昌图土地局长金成钧(廷字辈)就是德信堂老金家的。无论东信堂金家人,还是德信堂金家人,他们都是出自七里界的金氏族人。据王文澍女士介绍,她的外祖父金星涛经常组织办学、修路、修桥、赈灾等义举,被当地人尊称为金五老爷。

《昌图县志》把富勒珲列入“乡型”记载:“富勒珲,管旗章京,蒙古人,天资开朗,处事精详,工书善琴,尤好与文人交,资助寒士膏火,邻里贫困者必周济之。清光绪三十一年(年),日俄之战,首捐千金赈抚灾黎,又创设蒙汉学校,无论蒙汉子弟皆收学,规模宏远,实为不可多得之才焉”。在民国五年的《昌图县志》上,记有他和昌图知县陈道元于民国四年建昌图阜昌市场一事。

如果说前段是表达满达瑚、金宝善父子放垦之劳,那么后段就是记述富勒珲(金星涛)对开放地治政之功。可见对金五老爷评价之高,可与昌图汉族清官高同善、陈道元相等同。

富勒晖可谓是在蒙王之下集财政和内务大权于一身,以金五老爷为首的金氏家族到了晚清时期在昌图势力极大,其家族已达到鼎盛阶段。小时候听老人讲,金家人出门的马车,牲口套都是用皮子做成的,牲口套的夹板一律是蓝色的,这是老金家马车的标志。除了老金家,外姓人家是决不会有这样的车套。当时在民间流传这样一句顺口溜:“蓝夹板,皮套头,不是东嘎辖,就是查罕牛”。也就是说,这样装束的马车,不是东嘎辖老金家的马车,就是查罕牛老金家的马车。当时就是胡匪绺子见到了老金家这样的马车,也要退避三舍,望车兴叹。可见老金家在当时是多么打腰(受重视)。

民国五年(96年)以后,富勒珲的任职和生活情况蒙汉史料中都失载,但富勒珲在昌图任职最少也有三十二年(年至96年),其中有二十多年是管旗章京兼昌图地局事务。

金五老爷富勒珲能封为公爵,主要是在蒙地开发中代表蒙王管理地局和处理蒙汉民族关系中作出了突出贡献。《科左后旗志》第四篇第二章“民族关系”中载:“八户(姓)中的富勒晖(金星涛)曾任昌图地局局员,扎萨克管旗章京等职,他秉公办事,团结蒙汉人民,以兴办教育闻名。作为媵户(陪嫁户)出身的汉族旗人,给塞北荒原的蒙古族人民产生了极好的影响,形成谁也不离谁的关系,开创了蒙汉民族团结的先河”。对富勒珲评价之高,在科左后旗志中唯此一例。富勒珲不只是代表家族和自己做惠民之事,也是代表蒙王和地局在对蒙汉民众进行惠政管理,是增强蒙汉民族团结的纽带和桥梁。富勒珲文化修养之深,政治远见之高,确实是当时蒙汉官员中的佼佼者,比其前辈满达瑚和金宝善受命放垦贡献更大,意义更深远。

金五老爷在他女儿金世花六岁时病逝在北京,时间是民国十年(92年)左右,且埋葬在他的故土,查罕牛东部不远处的东大沟南侧一块向阳的高岗地上,这也算是落叶归根,魂归故里。在坟前立一块墓碑,墓碑上刻有“科尔沁左翼后旗辅国公管旗章京汉支星涛金公之墓”。在坟墓周围植的一片黑油松,后来长成对搂粗的20左右米高的松林,在黑油松林外面是茂密的杨树林。可惜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末,金五老爷的坟被平掉,坟墓周围的所有黑油松大树也全部被伐掉,并用以盖了生产队的队部和其它用处。黑油松外围的杨树林也早已砍伐净尽,墓碑几经辗转丢失掉,现在这里所剩下的只是一片黄土地。欣慰的是在四面城镇政府的关怀下,年终于在四面城镇找到了丢失几十年的金五老爷墓碑,这是研究金五老爷金星涛名字和任职的有力证据。

金五老爷生有三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大儿子英年早逝,大儿媳妇金关氏便成了寡妇,她没有改嫁,人们称她金大寡妇。据金家人介绍,金大寡妇可是位女强人,她头脑清楚,思维敏捷,理财有道,特别是办事能力强,是位拿得起,放得下的人物。所以她被金五老爷指定为他们老金家的当家人,全权处理金家一切事物,成了金家一度的风云人物。他没有儿女,要了一个女孩叫立生,据说立生是金大寡妇管家金廷镇的妹妹,即金大寡妇的本家侄女。立生的爱人叫曲泽洲(94—年),日本东京帝国大学农学部研究生院毕业,年回国后,先后在北京大学农学院、东北大学农学院任教,年后,任河北省农业大学园艺系主任,副院长等职,是位教授,枣树专家,园艺教育家。夫妻俩共生了四个女儿和一个儿子,其中两个女儿都是清华大学毕业。姐俩毕业后都是专门从事核能研究工作的。

金五老爷二儿子金世瑞,有悖于金家家风,据说他是个游手好闲,不务正业的人。经常赌博,还抽大烟,其名下的土地被他折腾得精光,家资罄尽,可谓房无一间,地无一垄,且无儿无女。后来只身一人流落到北京,在北京,他没有户口,也没成分,成了北京城里一个流民。还好,据说他住在金大寡妇家的房子里,流窜于北京的大街小巷,靠家族亲属周济度日,直到年老归终。

金五老爷三儿子金世琳,他出生于99年,是新中国之后我国第一位首席乳制品专家,在国际学术界颇有影响。他的岳父是内蒙古自治区首任参事室主任,蒙古族著名政治活动家博彦满都。金世琳于年在内蒙古去世。

金五老爷的女儿金世花(后改名金华)出生于95年,爱人王凤岐,北京人,工作在北京邮政总局。夫妇俩共生两女一儿,儿子王文林最小。

王凤岐大女儿王文立,年出生,在文化部门工作,现已退休在家。二女儿王文澍出生于年4月,年响应毛主席的号召,下乡到黑龙江省建设兵团,地址在黑龙江讷河市,回到北京后任教师工作,后来病休下海做买卖。年从北京来到昌图老城,自费开了辽宁省第一家私人博物馆——金氏博物馆。展出瓷器、玉器、铜器和书画等文物上千件。20年,在她60岁时病逝于北京,据王文澍弟弟王文林介绍,她二姐在昌图老城建馆投资00多万元,在北京生病期间,昌图金氏博物馆无人管理,丢了一些贵重的文物,如青花坛,东汉时期著名的经济学家、文学家许慎历经三十年时间编撰的世界上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等文物也被盗走。王凤岐独生子王文林,年出生于北京,现年63岁。在北京电子工业学校毕业,工作后,在北京工业大学培训毕业,现退休在家。

被称为“东信堂”的昌图老城北街,现金家老宅还有30多间房屋基本保持完好,其家庙三间还在。

金汉支墓碑

—《END》—

▼更多精彩推荐,请







































北京中科刘云涛
皮肤病治疗医院哪家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ousongjiea.com/ysjtx/41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