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订阅顶尖名校博士,讲解靠谱健康知识

作者简介

张洪涛,笔名“一节生姜”,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院研究副教授。优秀科普作家,著有《吃什么呢?舌尖上的思考》。

今天这篇文章,节选自一节生姜的新书:《如果舌尖能思考》。在这里,健康君隆重向大家推荐,读过之后吃吃喝喝更靠谱!点击“阅读原文”即可买书。

另外我们也会给5位读者赠送这本书,感谢清华大学出版社。祝大家吃好喝好,健康平安。

说到葡萄酒,似乎大家都推崇法国的,所以牛叉一点人的都会去法国圈个酒庄,没听说有人到美国干这事。

其实纯粹的欧洲葡萄品种可能已经没有了,如今的品种都是嫁接在美洲品种上。在十九世纪,欧洲开始大规模流行葡萄根瘤蚜虫(Phylloxera),严重的时候导致法国70%葡萄树死亡,法国农业部不得不重金悬赏根治葡萄根瘤蚜的办法,但是一直没有人能够有能力领这个奖。

虽然没法根治,倒是有人想出了一个预防的办法,而这办法就跟美洲葡萄有关。

这蚜虫其实是美洲的原产,流窜到欧洲是因为有英国人收集美洲的葡萄品种,结果顺带把蚜虫也移民到了欧洲。蚜虫跑到欧洲闹事,为什么在原产地美洲却闹不起事来?

这还真和蚜虫吃什么有关系,不过不是欧洲的葡萄更好吃,而是因为这蚜虫是根瘤蚜虫,吃的是葡萄藤的根,而美国葡萄的根部会分泌出粘性的树脂,蚜虫要是吃了,后果就是吞也吞不下去、吐也吐不出来。中文里有“鸡肋”一词,指吃之无味,弃之可惜。跟这蚜虫吃到的树脂比起来,吃到鸡肋可以算做一件幸福的事。

总之,因为这美洲葡萄藤根上的树脂的保护,蚜虫在美洲一直不得志,非法移民到欧洲后才找到感觉。

基于对这美洲葡萄根树脂的研究,法国人JulesémilePlanchon和美国人CharlesValentineRiley想出了这样一个预防的办法:把法国葡萄藤嫁接在美国葡萄的根上。法国人一开始对这个办法应该也是挺抵制的,就像对待如今的转基因农作物,后来觉得要是抵制下去结果就是没有葡萄酒喝了,于是只有接受这个现实。

不过这里真正要讨论的不是蚜虫怎么吃,而是人喝这葡萄酒有什么好处。葡萄美酒夜光杯,本来这葡萄酒是用来酝酿诗情画意的,但是一不小心就会被整成药酒。

网传的葡萄酒保健效果,基本都跟葡萄酒里含有的白藜芦醇有关。如果能把白藜芦醇的功效做实,这葡萄酒就可以是药酒了,而且是很有品味的药酒。

大家也许听说过美商婕斯,这是一个火遍某些朋友圈的“神药”,而且这朋友圈一旦沦陷,你会发现沦陷会越来越厉害。你如果在朋友圈没有看到这个,一定得感激朋友们的不传之恩!美商婕斯“沛泉菁华”核心成分就是白藜芦醇。

这白藜芦醇到底是什么东西?

白藜芦醇目前发现的几个功能,不外乎抗氧化、能激活Sirt-1、以及雌激素活性。当然,还有最新的研究发现白藜芦醇能影响肠道细菌,从而改善肥胖小鼠的葡萄糖耐受性,但是这个肠道细菌的问题太复杂,似乎目前还没有哪家酒厂准备推出益生菌红酒,我们还是先侧重讨论一下白藜芦醇比较公认的功能。

抗氧化这个概念似乎已经被玩坏了,满大街都是抗氧化产品,如果不是后来发现能够激活SIRT-1,这白藜芦醇也就是那大街上的大白菜。

SIRT-1是一个组蛋白去乙酰化酶,能够调节基因的表达。当年哈佛大学一项研究发现白藜芦醇通过激活SIRT-1而有延长寿命的功能[1],从此引起了从科学界到商界再到养生大师的极大







































北京什么时候治疗白癜风比较好
苯酚的性质我们该如何理解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ousongjiea.com/ysjtx/3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