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北青网」

北京青年报记者获悉,为迎接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召开,北京在天安门广场及长安街沿线等重点地区布置十个主题花坛、设置百处景观节点。在北京寒冷的冬季进行园林特色花坛景观布置尚属首次。

每个花坛都有鲜活植物

“让鲜活的植物在冬季释放靓丽的光彩,让园林废弃物焕发艺术的魅力,让冬奥、冬残奥精神和园林元素有机的融合,这是一次全新的尝试。”北京市园林绿化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新品种、新创意、新工艺、新技术、新挑战在冬奥花坛景观布置中得到了充分体现,最终呈现出美轮美奂的效果,营造精彩热烈的节日氛围,展示独特的冬日城市园林艺术。

据悉,高质量植物材料的选择是确保园林景观效果最为关键的因素。此次布置花卉花期较常规生产提前一个月,为确保每一个花坛都有鲜活的植物材料,根据花坛主题、形式,将30余种冬季观赏效果良好的木本植物组合搭配,营造各具特色的花坛植物景观。其中观枝观干植物5种,包括拥有国内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品种“霞光”丝棉木、“金枝玉叶”丝棉木等;观果植物4种,包括“绚丽”海棠、北美冬青等。针叶树、常绿阔叶树等21种,既包括叶色丰富的蓝粉云杉、金蜀桧、“蓝色天堂”落基山圆柏等彩色针叶树,也有姿态优美、苍劲挺拔的造型油松。

冬残奥会期间,针对室外冷寒、干燥的气候条件,项目组从多个花卉品种中筛选出9个种类30个喜冷凉品种,共计生产花卉22万余盆。为确保冬残奥期间花卉盛开,花卉生产技术团队反复讨论研究,制定了专项生产方案,采取温度调控、光周期处理、抗寒诱抗素处理、低温过渡等一系列技术措施,对不同花卉品种进行处理,确保在冬残奥会期间盛开。对梅花、麦李等花灌木采用严格控温,光温调节的综合措施,促成在3月初绽放。

园林废弃物用于花坛造景

此将园林废弃物加工处理,进行造景与艺术创作,成为冬奥花坛景观的另一大看点。编织工艺传递中华文明。将冬季修剪下来的园林植物枝条、枝干、果实等分别进行修剪、分级、染色、防火处理后,由花艺师进行编织创作,呈现出别具一格的花坛景观。例如,在“开放冬奥”花坛中,枝条编织集力量感、流畅、精致、细腻于一体,展现遒劲有力的中国书法“冬”。

在枝条色彩表现方面,突破了以往园林废弃材料造景色彩单调的限制,邀请色彩专家进行调色、配色,制作色卡23种,反复对比后,从中选择13种用来枝条染色。既与周边环境整体色调相协调,又实现了花坛缤纷的色彩,烘托出浓烈的节日氛围。多种花艺材料的使用提升花坛丰富度。漂流木制作的“麋鹿”,充分体现动物的肌肉纹理和力量感。用松塔、青杄球果对结构表面进行立体装饰和肌理塑造,让冰冷的结构呈现出生机。将园林废弃物粉碎、染色等加工处理后形成的彩色覆盖物,作为冬奥会期间花坛平面景观营造的主要材料,打造线型流畅、颜色丰富的地面景观效果。

20余组立体雪花扮靓花坛

雪花是表现冬奥会的重要特征。为了让广大市民、游客,白日观景,夜晚赏灯,雪花在原工艺上进行了多重深化,借鉴他山之石,融入园林景观。花坛中设置各种形态、各种尺寸的立体雪花20余组,最大尺寸的雪花达到5.3米。雪花造型采用多种新工艺:如花艺雪花,采用永生花填充,“蓬莱松”星星点点,花语为长寿,象征着生机勃勃、枝繁叶茂;“黄栌”如云似霞,花语为历经风霜、永恒不变。冲孔板雪花,以工业风手法营造雪花的冰清玉洁;亚克力磨砂、拉丝贴膜工艺模拟雪花结晶、效果浑然天成;彩色软质灯带镶嵌,朦胧的冰蓝、冬日的意境;固废物打印工艺,突出简约冬奥会的理念。

广场花坛能抗12级大风

为应对冬季可能遇到的极端低温、大风、雨雪、冰冻等恶劣天气,坚持以安全为根本,针对各施工环节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和措施。

根据方案设计,邀请专家对天安门广场巨型中国结结构设计进行专项论证、专项演练等确定最终实施方案,完成天安门广场中心花坛、专机楼“喜迎盛会”花坛12级风载标准,其他花坛按照10级以上(北京百年一遇)风载标准的结构设计、计算。

此外,通过使用固化剂、环保阻燃剂等措施,增强彩色覆盖物抗风及阻燃能力;对植物枝条、玻璃钢、亚克力等主要材料反复进行抗低温、淋水实验;为吉祥物、会徽、雪花等关键、主要元素,制作多个不同材料、不同工艺的样品,反复实验,选择最优,确保最终现场施工的安全高效、精准有序,效果完美。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王斌

编辑/谭卫平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ousongjiea.com/ysjtx/105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