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是第46个联合国世界环境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如今,内蒙古不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草原和森林铺展绿色,荒漠化和沙化土地实现“双减少”,森林面积达到3.92亿亩。

在荒漠、在草原、在林区,数十年来,内蒙古涌现了无数投身于环境保护的无私奉献者,他们默默坚守,用汗水为在祖国北疆构筑起一道万里绿色长城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殷玉珍:把近6万亩沙地变成了绿洲

年,20岁的殷玉珍嫁到内蒙古自治区乌审旗无定河镇萨拉乌苏村,这里地处毛乌素沙地南缘,是一片不毛之地。从栽下第一株树苗起,她和丈夫冒着严寒酷暑,30多年来把近6万亩沙地变成了绿洲。殷玉珍先后获得了中国“三八”红旗手、全国绿化奖章、全国劳动模范称号等,并在联合国年全球千名妇女诺贝尔和平奖提名会议上入围诺贝尔和平奖提名。

近几年,殷玉珍开始从沙海播绿向沙里淘金转型,大规模地平茬灌木,更新和优化树种,在林间种植油松、樟子松等乔木和经济价值高的文冠果、沙棘、欧李等灌木。如今,殷玉珍每年仅杂粮就收入二三十万元,在当地政府支持下建起的平方米的生态餐厅、平方米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已成为当地的休闲观光点。

王文彪:地球卫士终身成就奖获得者

亿利资源集团董事长王文彪是一位有着30年荒漠化治理经验的企业家。30年来,他带领团队孜孜不倦地在大漠深处植树种草,把“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使被称为“死亡之海”的库布其沙漠变为鸟语花香的绿洲。如今,库布其沙漠治理模式已经走出了库布其,具有了世界性的意义。年12月,在第三届联合国环境大会期间,作为库布其治沙人的代表,王文彪获得了全球生态环保领域的最高奖项——地球卫士终身成就奖,他也是第一个获此殊荣的中国人。

截至年底,亿利资源研发了多种耐寒、耐旱、耐盐碱的种质资源,沙漠生态大数据采集已经覆盖我国八大沙漠、四大沙地以及青藏高原地区,并正在走进非洲等沙漠国家和地区。

王果香:种树“种到”联合国

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原树林召乡地处库布其沙漠边缘。过去,这里风沙弥漫、植被稀疏,整个乡没有一公顷的水浇地,种下去的庄稼常常连种籽都收不回来。

年,担任副乡长的王果香面对全乡86%的风蚀沙化土地和被风沙威逼着节节后退的父老乡亲,深感责任重大。从单纯的封沙育林,到林、果、粮、药、畜复合经营,高效发展,逐步建成一个又一个治沙示范基地,王果香带领乡亲们把全乡森林覆盖率由年的8%提高到年的24%,耕地面积由3万亩扩展到16.9万亩,粮食亩产由公斤提高到公斤,人均收入达元。亲临视察的联合国的官员们对此赞叹不已,并拍成专题片在个防治荒漠化公约签署国中播出。

王果香也曾以中国唯一一名非政府组织代表的身份参加了在日内瓦召开的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8次政府间谈判会议。

苏和:大漠中植树造林的老人

4年春季,正是阿拉善盟额济纳旗风沙肆虐的季节,苏和在主动向组织申请辞去盟政协主席职务提前退休后,从盟府巴彦浩特回到多公里外的老家额济纳旗,在大漠中的黑城遗址旁开始植树造林。他拿出自己多年的积蓄,在黑城脚下盖起了三间平房,并在北面的沙漠里拉起了长达16公里的围栏,在荒漠戈壁上开启了长达十年的植绿历程。

老人每年都无偿给周围的农牧民提供3万株树苗,对他们只有一个条件:梭梭长成后,每人再带动3户农牧民进行种植。这样既能保护生态,又能使更多农牧民致富。额济纳旗扶贫办称之为“一带三”模式,苏和被确定为带头人。

10多年的坚守,苏和成功抢救天然梭梭林3多亩,人工种植梭梭9万多株,补植补造梭梭林亩,形成了宽米、长3公里的一大片林地,建起了一道生态屏障,被誉为黑城植树治沙老愚公。

廷·巴特尔:实现生态保护与牧民增收的双赢

40多年前,廷·巴特尔离开城市,插队到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他所在的锡林郭勒盟阿巴嘎旗洪格尔高勒镇萨如拉图雅嘎查位于浑善达克沙地西北边缘,曾因为过度放牧,连年干旱,草场严重退化。

年,廷·巴特尔当选为嘎查党支部书记后,曾走遍方圆百里的沙窝子,又托城里的父母送来优质草籽、树种,并广泛种植沙柳、杨柴、榆树等,有效地改善了草原生态环境。同时,廷·巴特尔带头在自家牧场实施围栏轮牧、划区轮牧,还创造性地提出“蹄腿理论”,尝试减羊增牛,减轻了草场负荷,让草原休养生息。

几十年来,他在亩草场上率先革新划区轮牧、减羊增牛、多渠道增收,带领牧民探索生态畜牧新模式,走上一条脱贫致富之路。嘎查年人均收入由2年的元提高到年的元。年,锡林郭勒盟草原植被盖度49.7%、牧草高度32.3厘米,分别比年提高23个百分点和6厘米。

李振海:35年造林0多亩

李振海是呼伦贝尔市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塔温敖宝镇的一位农民。年,41岁的李振海是村里的种田大户,丰衣足食,却突然搬到大山深处搞起了荒山绿化,引起了乡亲们的热议。而让李振海想到上山种树的直接原因是,由于村民盲目开发土地,毁林开荒,导致生态环境恶化。

1年、2年、3年……整整35年,在大山深处,李振海造林0多亩,他的植树造林地已形成一条绿色林带,栽植了樟子松、落叶松、果树、杨树、云杉、榛子等多个品种的树木,今年,他的植树造林目标是亩。多年来,李振海已累计捐助绿化苗木价值达多万元。他还把自己多年积累的种树经验编成10多页的小册子,希望带动大家绿化造林。近年来,李振海被评为全国绿化造林模范,全国“绿色长城奖章”、内蒙古自治区道德模范、呼伦贝尔市道德模范。

(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李卓综合整理自内蒙古日报、新华社、中国经济网、中国网、中国文明网、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人民政府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ousongjiea.com/ysjjj/107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