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白癜风微信账号 http://www.znlvye.com/
《诗经》是中国最古老的诗歌集,记录了三千年前先民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传递了先民的悲嗔苦喜的感情世界。《诗经》篇中有篇提及植物,我们耳熟能详的“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的诗词,极富韵律美感,或轻盈柔美、或热烈奔放。那么你会不会好奇?那些美了千年的植物在我们现代社会以何种形式存在?和我们一起在香山公园里寻找诗经植物,一同感受先民的诗意生活吧!00:49齐风·东方未明东方未明,颠倒衣裳。颠之倒之,自公召之。东方未晞,颠倒衣裳。倒之颠之,自公令之。折柳樊圃,狂夫瞿瞿。不能辰夜,不夙则莫。晞:音希,日将出之时。樊圃:樊,音义同藩,围成藩篱;圃,菜园。瞿瞿:音巨,惊慌四顾貌。不能辰夜:辰夜即晨夜,全句为不能分辨出晨夜。不夙则莫:夙,早;莫,同暮,晚也。此诗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阶级矛盾和统治阶级的残暴,反映了奴隶阶级的怨恨和反抗心声。柳,也称垂柳。杨柳科,柳属,落叶乔木,高12--18米。枝细长,下垂;小枝褐色,无毛;叶条状披针形或狭披针形,先端渐尖。雌雄异株,葇荑花序;雄花序生于短枝顶,上生3-4片小形全缘的叶,雌花序轴被短毛,苞片和子房光滑;蒴果2裂,成熟种子很小,外被白色柳絮,垂柳为自己极其细小的种子披上“绒衣”,借助风的力量将自己的种子传播到远方。北方地区4--5月漫天的杨柳飞絮,就是杨柳依靠风力传播种子的一种自然现象。柳音同留,因此,人们借柳抒发临别的不舍之情。柳经常出现在古往今来的歌词诗赋当中,描写春天的清和明丽,寄托人的浪漫情思。香山公园的静翠湖西南岸边有两株摇曳多姿的垂柳,偎依在一池碧绿清澈的湖边,背衬着苍劲挺拔油松,别有一番幽静古朴的园林意境。参考文献:《诗经植物图鉴》潘俊富上海书店出版社撰文:苑卉图片:焦进卫视频:杨慧斌诗经诵读:李宇轩视觉:石硕校审:绪银平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ousongjiea.com/ysjcd/119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