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该怎么治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so_5686247.html

1

联合国气候变化天津会议碳中和项目

年10月,由中国政府首次承办的联合国气候变化会议在中国天津召开。会议决定,所产生的碳排放由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出资造林予以抵消,把天津会议办成“碳中和”的国际会议。经清华大学能源经济环境研究所测算,联合国气候变化天津会议的碳排放共计约1.2万吨二氧化碳当量。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根据国家林业局批准的碳计量资质单位国家林业局林产工业规划设计院出具的碳汇计量结果,出资人民币万元,在山西省襄垣、昔阳、平顺等县营造亩碳汇林,未来10年可将本次会议造成的碳排放全部吸收。造林资金来自国电集团和山西潞安环保能源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向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提供的捐赠。预计项目区农民可以从该项目中获得万元的劳务收入和相当于多万元的林副产品和木材收益。

2

第三届中国生态文明与绿色竞争力国际论坛碳中和项目

由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和国家林业局主办,中国贸促会贸易推广交流中心、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贵州民科石漠化研究中心共同承办的第三届“中国生态文明与绿色竞争力国际论坛”于年12月19日在北京举行。经北京凯来美气候技术咨询有限公司计量、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审核,本次会议共产生15.5吨碳排放。由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出资0.65万元在内蒙古多伦县种植10亩碳汇林,可在未来5年内全部吸收会议产生的碳排放。该碳中和林除了实现本次会议“碳中和”目标外,还将发挥改善当地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和增加农民收入等多重效益。

3

国际竹藤组织碳中和项目

国际竹藤组织(INBAR)在机构内部建立了碳补偿基金。该基金按照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的计量标准,从其职员的每次旅行中提取相应比例的费用,捐赠到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通过造林吸收的二氧化碳,用以补偿该机构当年公务出行等活动造成的碳排放。经测算,国际竹藤组织年公务出行造成温室气体排放61吨二氧化碳当量。因此,国际竹藤组织向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捐款1.1万元用于实施浙江临安7.5亩新造竹林碳汇项目,以抵消年该组织公务飞行所排放的61吨二氧化碳当量的温室气体。本项目由浙江农林大学负责组织实施,受益方为当地社区农户,全部造林工程于年10月底完工,其目的是通过实施碳汇林项目补偿国际竹藤组织年度公务飞行等活动造成的碳排放,实现该组织公务飞行的碳中和目标。

4

“绿色唱响·零碳音乐季”碳中和项目

年“绿色唱响——零碳音乐季”活动在北京中山音乐堂正式启动。本次零碳音乐季由中山公园音乐堂“新春音乐季”和“暑期打开音乐之门”两个音乐季40余场演出组成,预期将有5万余观众。北京农村商业银行现场捐款60万元给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在北京延庆县营造樟子松、油松、栾树、元宝枫和白蜡为主的碳汇林43亩,可在未来20年内全部吸收音乐季期间所有观众出行所产生的吨二氧化碳当量碳排放,进而实现音乐会演出零碳的目标,其目的是弘扬生态文明,倡导公众消除碳足迹,参与碳补偿,为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及应对气候变化、建设低碳城市而努力。

5

全国林业厅局长会议碳中和项目

年全国林业厅局长会议于1月5日-6日在北京举行。经北京凯来美气候技术咨询有限公司计量、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审核,本次会议的碳排放共计49.8吨二氧化碳当量。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出资在陕西延安市营造“全国林业厅局长会议碳中和林”15亩,在未来10年,将年全国林业厅局长会议碳排放全部吸收。该碳中和林除了实现本次会议“碳中和”目标外,还将发挥改善当地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和增加农民收入等多重效益。

6

福建泉州洛江建峰包装用品有限公司“年碳中和企业”项目

经专业机构测算,福建建峰包装用品有限公司年度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共计吨二氧化碳当量。由该企业捐资10万元人民币,在福建省建宁县营造亩的碳汇林,未来20年可以将该企业年生产过程排放的吨二氧化碳全部吸收,实现碳中和的目标。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首次授予福建泉州洛江建峰包装用品有限公司“年度碳中和企业”及授权其产品使用相应的碳中和企业标识。其目标是表彰热心公益事业、重视低碳生产的捐资企业,激励更多的企业参与绿色碳汇公益事业,为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做出不懈努力。该项目是福建省的首片碳汇林,为帮助企业自愿减排,参与碳汇造林,实现碳中和,展示绿色低碳企业的社会形象起到了重要作用。

7

中国绿公司年会碳中和项目

年中国绿公司年会于4月21日-22日在青岛召开。年中国绿公司年会与老牛基金会合作,由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组织采用国际通行的、植树造林吸收二氧化碳方式把本届年会办成环境友好型的“碳中和”会议。经北京凯来美气候技术咨询有限公司计量、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审核,本次会议近位参会代表往返交通、住宿、餐饮、设备应用等共计排放温室气体65.5吨二氧化碳当量。由老牛基金会和大自然保护协会出资18.3万元,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在内蒙古和林格尔县生态脆弱地区营造53亩碳汇林(造林树种为适合当地生长的樟子松),未来5年可将本次会议的碳排放全部吸收,实现本次会议的“碳中和”目标。该碳汇林的成功实施,使“中国绿公司年会”成为中国绿公司年会创办以来的首个“碳中和”会议。该项目除了实现本次年会“碳中和”目标外,还有利于增加生态脆弱地区森林植被、改善生态环境、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同时也对减少京津地区风沙危害、增加北京蓝天概率、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增加农牧民收入和维护生态安全等具有重要作用。该公益项目在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倡导社会各界践行低碳办会、低碳生产、低碳办公和低碳生活,积极参与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引领示范作用。

8

全国秋冬季森林防火工作会议碳中和项目

年全国秋冬季森林防火工作会议于年9月16日在山东省泰安市召开。经北京凯来美气候技术咨询有限公司计量、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审核,本次会议的碳排放共计56吨二氧化碳当量。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出资在江西井冈山营造碳中和林10亩,在未来5年可将年全国秋冬季森林防火工作会议产生的碳排放全部吸收,实现该会议的“碳中和”目标。该项目除了实现本次会议“碳中和”目标外,还将发挥改善当地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和增加农民收入等多重效益。

9

国际竹藤组织碳中和公益项目

国际竹藤组织在机构内部建立了碳补偿基金。该基金按照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的计量标准,从其职员的每次旅行中提取相应比例的费用,捐赠到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这是该组织第二次通过造林吸收二氧化碳的方式补偿该机构公务飞行等活动造成的碳排放。经测算,国际竹藤组织(INBAR)年公务出行造成的温室气体排放总计75吨二氧化碳当量。国际竹藤组织向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捐款1.万元在浙江省临安市营造8.5亩毛竹碳汇林,在未来20年内将公务出行的碳排放全部吸收。本项目由浙江农林大学负责组织实施,受益方为当地社区农户,全部造林工程于年10月底完工,其目的是通过实施碳汇林项目补偿国际竹藤组织年度公务飞行等活动造成的碳排放,实现该组织公务飞行的碳中和目标。

10

“绿色唱响·零碳音乐季”碳中和项目

年7月-12月,在北京中山音乐堂举办约余场演出所产生的碳排放,由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出资10.4万元造林予以全部吸收。这是继年元旦以来,本市第二次举办零碳音乐季活动。按照“可计量、可核查、可报告”的原则,整个音乐季期间产生大约吨二氧化碳当量。通过在北京延庆八达岭和沈家营两地的北京林业碳汇综合示范区开展碳汇造林52亩,在未来20年可将音乐季期间所有观众出行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抵消,实现音乐季“零排放”的承诺,其目的是弘扬生态文明,倡导公众消除碳足迹,参与碳补偿,为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为应对气候变化、建设低碳城市而努力。

11

全国林业厅局长会议碳中和项目

年全国林业厅局长会议于12月29日-30日在北京举行。经北京凯来美气候技术咨询有限公司计量、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审核,本次会议共计排放温室气体39.4吨二氧化碳排放当量。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出资1万元,在陕西省延安市营造14亩“碳中和林”,在未来10年内将本次会议产生的碳排放予以“中和”。此次是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第二次对全国林业厅局长会议实施“碳中和”,对传播低碳理念,宣传林业应对气候变化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该碳中和林除了实现本次会议“碳中和”目标外,还将增加当地农民群众收入、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改善生态环境,为减缓与适应气候变化、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做出积极贡献。

12

中国绿公司年会碳中和项目

年4月21-23日,中国绿公司年会在武汉隆重举行。中国绿公司继续与老牛基金会合作,由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组织采用国际通行的、植树造林吸收二氧化碳方式把本届年会办成环境友好型的“碳中和”会议。经北京凯来美气候技术咨询有限公司计量、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审核,本次会议共计排放温室气体.6吨二氧化碳当量。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利用老牛基金会捐赠资金21万元,在内蒙古和林格尔县生态脆弱地区营造“中国绿公司年会碳汇林”60亩,在未来10年可将本次会议的碳排放全部吸收。该项目除了实现本次年会“碳中和”目标外,还有利于增加生态脆弱地区森林植被、改善生态环境、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增加农牧民收入和维护生态安全等。

13

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公务出行碳中和项目

作为传播低碳理念、倡导低碳实践的公益机构,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全体员工身体力行、率先垂范,担负起低碳出行、低碳生活、低碳工作的义务和责任。年8月3日,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全体员工在理事长、原林业部副部长刘于鹤的带领下,前往河北省兴隆县,开展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公务出行“碳中和”暨个人义务植树碳汇造林示范基地的植树造林活动。经测算,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每年公务出行约造成27.6吨二氧化碳排放,据此,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出资9.6万元在河北省兴隆县营造亩碳汇林,将每年公务出行产生的碳排放全部吸收,实现碳中和。此外,为完成每年的义务植树,全体员工决定每人每年捐款元,以“购买碳汇”的方式,完成义务植树5株。

14

全国低碳旅游发展大会碳中和项目

作为传播低碳理念、倡导低碳实践的公益机构,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全体员工身体力行、率先垂范,担负起低碳出行、低碳生活、低碳工作的义务和责任。年8月3日,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全体员工在理事长、原林业部副部长刘于鹤的带领下,前往河北省兴隆县,开展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公务出行“碳中和”暨个人义务植树碳汇造林示范基地的植树造林活动。经测算,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每年公务出行约造成27.6吨二氧化碳排放,据此,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出资9.6万元在河北省兴隆县营造亩碳汇林,将每年公务出行产生的碳排放全部吸收,实现碳中和。此外,为完成每年的义务植树,全体员工决定每人每年捐款元,以“购买碳汇”的方式,完成义务植树5株。

15

中国绿公司年会碳中和项目

年4月21日,由中国企业家俱乐部主办的商业可持续发展高峰论坛——“中国绿公司年会”在昆明举行。中国绿公司年会延续往届传统,第三次与老牛基金会合作,由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在内蒙古和林格尔县生态脆弱地区组织实施碳汇造林项目,以抵消年会的交通、住宿、餐饮、设备应用等在内的所有碳排放,把年会办成环境友好型的碳中和会议。经北京凯来美气候技术咨询有限公司计量、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审核,本届年会共排放温室气体吨二氧化碳当量。由老牛基金会出资26.4万元,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组织在内蒙古和林格尔县国有浑河林场营造“中国绿公司年会碳汇林”(造林树种为樟子松)66亩,在未来10年将年会排放的温室气体全部吸收。该项目除了实现本次年会“碳中和”目标外,还有利于增加生态脆弱地区森林植被、改善生态环境、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增加农牧民收入和维护生态安全等。

16

太湖论坛碳中和项目

太湖文化论坛第二届年会于5月18日-19日在浙江省杭州市举行,来自世界五大洲23个国家的政治家、自然科学家、社会科学家和各界知名人士约人出席会议。太湖文化论坛和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合作,以造林增汇的方式将本次论坛办成“碳中和”会议。经北京凯来美气候技术咨询有限公司计量、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审核,本次会议共计排放99吨二氧化碳当量。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出资1.5万元,在江西井冈山营造15亩碳汇林,在未来5年可将本次会议的碳排放全部吸收。该碳中和林除了实现本次会议“碳中和”目标外,还将发挥改善当地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和增加农民收入等多重效益。

17

联合国可持续消费论坛碳中和项目

年5月22日-24日,由北京中创碳投教育咨询有限公司主办、海南省陵水县林业局协办的第一期“林业碳管理”中级课程培训在海南省陵水县成功举办。经北京中创绿汇科技有限公司计量、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审核,本期培训班温室气体排放共计4.3吨二氧化碳当量。由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捐资在陵水县营造3亩碳汇林,主要造林树种为柳叶榕、重阳木等乡土树种,未来1年可将本期培训班产生的碳排放全部吸收。本项目除了吸收二氧化碳实现本期培训班“碳中和”的目标外,还具有增加农民收入、保护生物多样性、改善生态环境等多重效益。

18

首届深圳国际低碳城市论坛碳中和项目

年6月7日由联合国驻华系统和北京市环保局共同主办的联合国可持续消费论坛在北京举行。经北京凯来美气候技术咨询有限公司计量、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审核,会议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合计1吨二氧化碳当量,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出资0元,在江西井冈山营造1亩碳汇林,在未来1年可将此次会议造成的碳排放全部吸收。该碳中和林除了实现本次会议“碳中和”目标外,还将发挥改善当地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和增加农民收入等多重效益。

19

第五届中国生态文明与绿色竞争力大会碳中和项目

首届深圳国际低碳城市论坛于年6月16日-19日在深圳成功举办,本次论坛主题是“低碳发展—探索新型城镇化之路”。经北京凯来美气候技术咨询有限公司计量、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审核,本次论坛碳排放共计吨二氧化碳当量。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出资3.5万元,在革命老区江西井冈山营造35亩碳汇林,主要造林树种为杉木、枫香等乡土树种,在未来10年可将本次会议造成的碳排放全部吸收。这片碳汇林除了吸收二氧化碳实现本次会议“碳中和”的目标外,还具有增加农民收入、保护生物多样性、改善生态环境等多重效益。

20

首届林业碳管理课程培训班碳中和项目

年9月17日第五届中国生态文明与绿色竞争力大会在山西省大同市举行。根据碳阻迹(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测算、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审核,这次会议共计排放温室气体31吨二氧化碳当量,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使用大同晋银矿业有限公司1.6万元捐款,在大同市营造16亩碳汇林,经过5年的生长,可将本次会议造成的碳排放全部吸收。该碳中和林除了实现本次会议“碳中和”目标外,还将发挥改善当地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和增加农民收入等多重效益。

21

中国绿公司年会碳中和项目

年4月20日-22日,“中国绿公司年会”在广西南宁召开。本届年会由中国企业家俱乐部主办,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英国贸易投资总署以及老牛基金会等单位合作举办。中国绿公司年会延续往届传统,第四次与老牛基金会合作,由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在内蒙古和林格尔县生态脆弱地区组织实施碳汇造林项目,以抵消本届年会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把年会办成环境友好型的碳中和会议。经专业机构北京凯来美气候技术咨询有限公司计量、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审核,本届年会共排放温室气体吨二氧化碳当量。由老牛基金会出资22万元,中国绿色碳汇基金组织在内蒙古和林格尔县国有浑河林场营造“中国绿公司年会碳汇林”55亩,在未来10年可中和年会排放的温室气体。除了实现本次年会“碳中和”目标外,有利于增加生态脆弱地区森林植被、改善生态环境、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还具有减少京津风沙危害、增加北京蓝天几率、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增加农牧民收入和维护生态安全等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该公益项目在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倡导社会各界践行低碳办会、低碳生产、低碳办公和低碳生活,积极参与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引领示范作用。

22

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年年会碳中和项目

年7月10日,以“改革驱动,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为主题的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年年会在贵州省贵阳市召开。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作为我国唯一以生态文明为主题的国家级、国际性高端峰会,始终以传播低碳理念、推动科技创新,转变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理念,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论坛年会秘书处与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共同倡议,把本次年会办成“碳中和”会议。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作为中国首家以应对气候变化为主要目标的全国性公募基金会,决定以植树造林增加碳汇的方式,实现本次年会“碳中和”目标。经北京凯来美气候技术咨询有限公司计量、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审核,本次年会碳排放共计吨二氧化碳当量。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出资10万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平乐县营造亩碳汇林,在未来10年,可将本次会议造成的碳排放全部吸收,实现“碳中和”目标。该项目除了吸收二氧化碳实现本次会议“碳中和”的目标外,还具有增加农民收入、改善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多重效益,为减缓与适应气候变化、建设生态文明美丽中国做出积极贡献。

23

年度中国建设银行浙江分行年度碳中和项目

年9月19日-21日,由民政部、国资委、全国工商联、广东省人民政府、深圳市人民政府和中国慈善联合会共同主办,以“慈善·助推社会进步”为主题的国家级综合性慈善盛会——第三届中国公益慈善项目交流展示会(以下简称“慈展会”)在深圳隆重举行。本次慈展会的最大亮点在于倡导并践行低碳环保理念,经与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协商,决定通过营造“碳中和”林的方式将慈展会产生的温室气体予以吸收,实现零排放和慈展会“碳中和”的目标,打造绿色展会新形象。经北京凯来美气候技术咨询有限公司计量、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审核,本次慈展会共排放二氧化碳余吨。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利用本届慈展会期间募集的资金18万元,在河南省兰考县营造亩泡桐碳汇林,在未来15年,可将本次会议造成的碳排放全部吸收,实现“碳中和”目标。在兰考营造泡桐林,除了助力慈展会创办绿色展会形象示范外,还将发挥改善当地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和增加农民收入的多重效益。本届慈展会也因此成为国内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首个展会。

24

第六届中国国际生态竞争力大会碳中和项目

年10月1日,在举国欢庆伟大祖国65华诞之际,山东省潍坊市一对新人刘超和徐铭谦以一种独具匠心的方式来举办他们的婚礼—由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协助完成全国首个“碳中和婚礼”的愿望。据专业机构出具的“刘超与徐铭谦婚礼碳足迹及碳中和报告书”显示,本次婚礼共排放6吨二氧化碳当量,这对新人向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捐资元,并提出在新娘家乡云南省大理市南涧县造林,来抵消本次婚礼的全部碳排放。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利用这笔捐款在大理南涧县种植10亩云南松(当地乡土树种),此片碳中和林只需一年即可完全抵消本次婚礼全部6吨二氧化碳的碳排放,实现碳中和的目标。

25

年亚太经合组织(APEC)会议周碳中和项目

年10月14日,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浙江省林业厅和临安市人民政府在浙江省临安市共同主办“农户森林经营碳汇交易体系发布会”。会上,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秘书长李怒云发布了临安“农户森林经营碳汇交易体系”的框架内容和运行模式,并实现了首个农户森林经营试点项目碳汇减排量自愿交易。在发布会现场,中国建设银行浙江分行与项目业主代表以及全国林业碳汇交易试点平台华东林业产权交易所签订了托管和购买协议。根据专业机构碳足迹计量结果,中国建设银行浙江省分行年度共计排放温室气体吨二氧化碳当量。此次中国建设银行浙江省分行通过购买林业碳汇项目减排量的方式,抵消该单位年度运营管理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实现碳中和银行的目标。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授予中国建设银行浙江省分行年度“碳中和银行”的牌匾。同时,为号召更多的企事业单位参与自愿减排活动,实践绿色低碳发展,中国建设银行浙江省分行把所购买的一部分碳汇量转赠给了10个高端客户,这是国内首个金融机构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践行低碳生产、履行社会责任的自觉行动。

26

第三届绿色企业联盟环境峰会碳中和项目

年10月25日,“第六届中国国际生态竞争力大会”在山东烟台隆重召开。本届大会主题为“生态、城镇化与可持续竞争力”。据悉,中国国际生态竞争力大会已先后在北京、成都、大同等地连续成功举办了五届,也是我国将生态文明理念写入党的行动纲领之后,首个生态竞争力领域的大型国际活动。经北京凯来美气候技术咨询有限公司计量、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审核,本次会议共计排放温室气体吨二氧化碳当量。由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出资1.2万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平乐县营造碳汇林12亩,在未来10年可将本次会议造成的碳排放全部吸收,实现碳中和。

27

第三届中国公益慈善项目交流展示会碳中和项目

将年亚太经合组织(APEC)会议周办成碳中和的绿色环保型会议,其重大意义在于:(1)体现APEC领导人推动亚太地区低碳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决心;(2)体现APEC地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实际行动;(3)展示植树造林减缓与适应全球气候变化、改善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促进农民增收减贫等多重效益。年11月3日上午,亚太经合组织(APEC)会议碳中和林植树启动仪式在北京市怀柔区雁栖镇举行。启动仪式由外交部、国家林业局、北京市人民政府主办,来自相关部门、联合国粮农组织、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捐资企业的代表共余人参加启动仪式和植树活动。经北京凯来美气候技术咨询有限公司计量、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审核,本次会议碳排放共计吨二氧化碳当量。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和北京市林业部门组织了中国中信集团有限公司、春秋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捐资万元,在北京市怀柔区和河北省康保县营造亩碳汇林,其中北京造林亩,河北造林亩,主要造林树种为油松、白皮松、樟子松、侧柏、黄栌、五角枫、榆树等,在未来20年可将本次会议造成的碳排放全部吸收。这在APEC会议史上尚属首次。

28

全国首个碳中和婚礼项目

年11月15日,年绿色企业联盟环境峰会在昆明海埂会堂举行。此次峰会以“绿色创新-共建美好家园”为主题,由绿色联盟主办,第一财经日报承办。本次峰会以“绿色创新,共建美好家园”为主题,探索绿色创新对提升企业绿色竞争力、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重要作用,探讨企业实施绿色创新机制建设的机遇与挑战,为政府官员、企业家、金融机构代表、专家学者等搭建沟通与合作的平台。经北京凯来美气候技术咨询有限公司计量、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审核,本次峰会共计排放8吨二氧化碳当量。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利用绿色企业联盟捐资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平乐县营造6亩碳汇林,在未来1年可将本次会议造成的碳排放全部吸收,实现碳中和。

29

全国林业厅局长会议碳中和项目

年全国林业厅局长会议在北京国林宾馆召开。经北京凯来美气候技术咨询有限公司计量、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审核,本次会议共排放温室气体50吨二氧化碳排放当量。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出资元,在陕西省延安市营造15亩碳汇林,在未来的10年内可将本次会议的碳排放全部吸收。此次是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第三次对全国林业厅局长会议实施“碳中和”,对传播低碳理念,宣传林业应对气候变化的重大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30

中国绿公司年会碳中和项目

由中国企业家俱乐部主办的年中国绿公司年会于4月20日至22日(世界地球日)在辽宁沈阳市举行。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作为长期合作机构,在老牛基金会捐资下,继续携手中国企业家俱乐部,承担年中国绿公司年会的碳中和项目。根据第三方专业机构碳足迹计量、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审核,中国绿公司年会期间交通、饮食、住宿、会议用电和其他共计排放温室气体.6吨二氧化碳当量。本届年会继续采用造林增汇方式进行碳中和。由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使用老牛基金会捐款17.5万元,在内蒙古和林格尔县营造50亩碳汇林,将本次会议造成的碳排放全部吸收,实现碳中和目标。中国绿公司年会连续5年实现碳中和,连年把年会办成绿色时尚、环境友好的零碳会议,在全国带了个好头,起到了示范作用。值得一提的是,年参会人员比年多,但碳排放却比年减少14.4吨,那是由于主办方采取了无纸化、减少会议用车等多项减碳措施。该项目传播了绿色低碳理念,提高了商业界和社会公众应对气候变化的意识和能力,对创新和引领我国绿色低碳办公办会、倡导践行低碳生产生活、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等方面,意义重大,示范作用明显。

31

深圳通飞国际航空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航空小镇暨无人直升机应用推广”会议碳中和项目

深圳通飞国际航空科技集团和天津大学联合举办的“航空小镇暨无人直升机应用推广”会议于年5月30日在深圳市召开。为传播绿色碳汇知识,   “低碳旅游、碳中和”为本次培训班的一大亮点课程,根据专业第三方碳足迹核查机构-碳阻迹(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碳足迹计量报告,举办本期培训班在交通出行、住宿、餐饮、消耗品等领域造成的温室气体共计68.92吨二氧化碳当量,由兴博旅(北京)文化发展中心向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捐资进行本次培训班的碳中和,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组织在四川省种植5亩碳汇林,抵消培训期间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

杜永胜理事长宣读碳中和报告书

杜永胜理事长作专题报告

  目前,低碳旅游、生态旅游、绿色生活等环保理念已经成为了旅游行业的共识和发展方向,将本次培训班办成碳中和是旅游行业积极响应生态环境部《大型活动碳中和实施指南(试行)》文件精神的重要举措,通过植树造林这种基于自然的应对气候变化方式,为推动全国景区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举办“全国首个碳中和景区培训班”旨在带动国内旅游行业加入应对气候变化队伍中来,为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做贡献。

编辑:大山版权说明:本文仅供交流学习,以上内容来源于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本篇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不代表本平台观点。如有版权问题,请与管理员联系删除。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ousongjiea.com/ysjxw/4917.html